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语闲说

朱巍:震后房贷还要不要还?

朱巍:震后房贷还要不要还?

2013-05-03 15:20:40

  震后毁损房屋是否继续还贷,包含了两个相关问题:一是房屋没了,抵押权还在不在?二是房屋没了,贷款还要不要还、怎么还?

  雅安震后,因地震引发的一些特殊法律难题逐渐浮现。其中,地震房屋毁损的按揭贷款人,是否还应履行原来的贷款合同继续还款,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包含了两个相关问题:一是房屋没了,抵押权还在不在?二是房屋没了,贷款还要不要还、怎么还?

  首先,因地震毁损房屋的法律事实,导致抵押权归于消灭。按照《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按揭的房子因为地震毁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用房子作为担保的抵押也就随之没有了。但是,我国采用的是“房地分离”,地震将房子震没了,但其土地使用权依然还在。

  不过,本次地震较为严重,不仅地面上的房子已经倒塌,有的相应的土地也因严重地质灾害,已无法继续使用,此时作为抵押物的土地使用权,也一同没有了。有的地方在地震中仅是房子毁损,土地还会继续使用,那么,对银行来说,土地使用权就变成抵押物。将来银行可以通过拍卖、变卖或者折价的方式,保障资金回笼。

  其次,银行可以通过实现贷款人因房屋毁损得到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补偿金优先受偿。按照规定,保险金、赔偿金和补偿金,将作为原来房子的“替代物”,来承担抵押效果,这就是民法上所说的“代位物”。

  值得注意的是,地震作为特殊自然灾害,一般不在保险范围之内,所以,在地震中毁损的房子很难得到保险公司的赔偿,保险金很难成为“替代物”。就赔偿金来说,因为地震属于不可抗力,除了政府公益性补偿和社会救助外,并不存在对房屋毁损赔偿的主体。但是,如果房屋倒塌的原因是因为房子质量不过关,按照规定,房屋建造、设计和管理者应该承担对此的赔偿责任,这部分赔偿金属于“替代物”的范围。

  必须强调的是,对于国家给予灾民的抚恤金,性质上是基于抚恤性质,在法律上具有强烈的“人身性”,就不属于“替代物”,不能被银行作为抵押物。同样,国家和社会援建的公益性住房,也不能成为按揭贷款的“替代物”。

  最后,还款义务不能因为房屋毁损而归于消灭。虽然房屋和土地使用权,可能因为地震毁损导致抵押无效,但是按照《合同法》规定,按揭人和银行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还是应该继续履行的,只不过变成了没有抵押的普通借款合同而已。(人民网)

  • 相关阅读
  • 北青报:故宫玻璃为啥那么易碎?

     一名男游客徒手打碎故宫翊坤宫正殿一块窗玻璃,致临窗陈设的一座钟表跌落受损,随后该肇事游客被现场工作人员控制。(相关报道见B6版)  作为个案,游客过激砸窗貌似很小的一件事情,现实中该案最值得关注的点,...

    时间:05-06
  • 陕西日报:“这个五一毁了”的警示

      “这个五一算是毁了。”经营客栈的尚老板说,他的心理底线是撑到5月底,“客流量再不回来商户都得疯。”(5月2日《河南商报》)  当初,凤凰古城的决策者执意推出“门票新政”,...

    时间:05-06
  • 呼唤更多“爱心寿星”这样的“托”

      近日,沈阳百岁老人关英汉为芦山地震灾区捐出全部存款,一时成为焦点人物。一些网友赞其为“最美爷爷”,也有网友质疑老人曾多次捐出“毕生积蓄”,可能涉嫌慈善造假,甚至有网民怀疑老人是...

    时间:05-06
  • 政府采购“问题字典”暴露了多少问题?

      湖北省教育厅政府采购《新华字典》320万册,由政府拨款当地省新华书店中标崇文书局出版,该字典中标价格高于零售价格,而且是拼凑起来的盗版书。据辞书出版界的专家说,该字典存在着20%的错误,是国家规定的20倍...

    时间:05-06
  • 北青报:且把白领新标准看成舆论期待

      “城市新白领:月薪2万以上、上班朝九晚五、有车有房……”近日,网上新流传的中国白领的10条新标准再次引发热议。众多网友纷纷吐槽,觉得自己简直弱爆了:单是“月薪2万元以上&rdqu...

    时间:05-06
  • 任然:状元崇拜不仅是畸形成才观的尴尬

      近日,一条微博在网上蹿红,引起广泛关注,网友评论如潮。该微博称:来凤县一所中学为该校一名学生立像纪念,这名学生在去年的高考中成为当地理科第一名,被清华大学录取。校方称此举是为“激励在校学生&rd...

    时间:05-03
  • 人民日报争鸣:“秀”战荧屏,谁是赢家

      源于英文show的“秀”字,形象生动,几乎成了当下荧屏综艺节目的关键词。打开荧屏,几乎密密麻麻都是“秀场”。掰着手指头数数,光唱歌的就有《中国好声音》、《中国最强音》、《我是歌手》...

    时间:05-03
  • 人民网评:瓶装水里装满责任,公众才信任

      农夫山泉的质量门还未关上,瓶装水再现危机。据报道,记者采访了国内十多位相关领域专家,并收集了饮用水行业国家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共几十份卫生标准,进行一一比对发现,其背后呈现出中国瓶装水行业标准...

    时间:05-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