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语闲说

别让儿童节“变味” 让儿童节回归纯粹吧

别让儿童节“变味”

2013-05-31 16:04:17

  初升的太阳,为什么格外光芒万丈;带露的鲜花,为什么格外绚丽芬芳,因为这是属于儿童的节日——“六一”。这样的日子,本应天真快乐、烂漫无瑕,然而在某些地方,儿童节却在成人的世界里遭遇“变味”的尴尬。

  据媒体报道,有的幼儿园给家长发出倡议书:为了给孩子一份精美的节日礼物,希望家长能无私捐助。还有些班主任给家长发短信称“义卖活动不尽如人意,捐款太少,拿不出手”,要求家长捐款。更有甚者,一家幼儿园干脆把家长捐款张榜公示,并冠上孩子的名字,谁的父母捐款多少,实时更新……这些形形色色的索捐方式,总逃不开一个“钱”字,给儿童节的“纯净天空”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儿童节举办活动,为的是让孩子们获得快乐,幼儿园的初衷并无不妥,不过借举办活动之名向家长索要捐款,无论动机还是做法,都值得商榷。尽管这些幼儿园都回应称所谓捐款采取自愿原则,但是捐款数额一旦公开比较,家长们又岂能忍心让自家孩子落于人后?这种捐款名为自愿,实已强迫,不仅违反相关规定、有乱收费之嫌,更直接损害了幼儿园或学校的师道尊严。

  更令人担忧的是,如此索捐还在无形中伤害着儿童尚未成形的人生观、价值观。譬如张榜公示捐款数目,在孩子们懵懵懂懂之时,这种方式很容易向他们灌输金钱至上、相互攀比的观念,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将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儿童节的索捐闹剧,归根结底还是形式主义的观念在作祟。当教育者忽视孩子的真正需求,举办活动时只追求规模的宏大与形式的好看,自然需要“烧钱”。比如举办文艺演出,不去琢磨如何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却为看上去“上档次”,把功夫全花在搭舞台、置布景、买道具上。在这些活动中,我们只能看见成人世界的功利与浮躁,却不见儿童澄澈的眼睛。

  正如有人说,过一个怎样的儿童节,很大程度上是以成人为主体而不是以儿童为旨归,是按照大人的需要设计的“节目”,而不是聆听儿童的声音形成的节日,以至于在功利的轨道上走得太远,忘记了儿童这个价值的原点。这也为社会的反思提供了反躬自问的契机——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儿童节?在儿童的想象里,儿童节究竟是什么色彩?

  教育学家说,从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美好的东西。在这个属于他们的日子里,我们或许该丢掉成人世界的陈规陋习,还他们一个简单纯粹的世界,让他们展示“他们身上所有美好的东西”。(人民网)

  • 相关阅读
  • “女孩被铐”事件中的荒谬与教训

      日前,一则题为“贵州赫章县可乐乡书记粗暴执法,派出所长将13岁未成年人戴手铐游街示众”的帖子引爆网络。发帖者称,约两个月前,当地一名13岁的女孩因不慎倒水淋到乡政府车辆,而与该乡党委书记引发...

    时间:05-29
  • “乌龟王八”岂能算是正能量?

    南方都市报报道,日前,有网友发微博说,广西推出一项新举措,业绩考核排名靠后,部门就会被发给写着“王八奖”、“乌龟奖”等字样的锦旗,部门经理则被要求上班时间穿上印着“王八&...

    时间:05-29
  • 盗车杀婴案判赔太少折射司法悖论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长春市中院依法对“偷车杀婴案”作出一审宣判,被告人周喜军犯故意杀人罪和盗窃罪,合并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民事赔偿被害人家属经济损失1.7...

    时间:05-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