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洛人 > 商洛人新闻

一位八十岁的老人和五座烈士墓

2011-09-07 15:51:22 来源:

  张成明,男,汉族,镇安县米粮中心村人,农会会员,卒年25岁;

  杨力,男,汉族,河北省人,县大队机枪手,卒年26岁。

  驻湖北县大队闻讯后,迅速组织增援部队赶到战斗现场,伪保警大队仓惶逃跑。考虑到当时情况不明,我增援大队未盲目追击,就地在孟家山脚掩埋了5位烈士遗体。郝老说:"青山有幸埋忠骨",一定要让后辈们记住,烈士们在这里洒下了自己的鲜血,也在熨斗滩撒下了革命的种子,他们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后辈人。孟家山静静地矗立着,虽然无言,但它是骄傲的!

  风雨无阻五十年

  郝俊出生于1932年,十五岁就参加了革命,随地方武装起义参加了解放军,解放后转业中央石油工业部运输总公司任工会宣传委员会主任。1957年反右运动,在清除阶级异己运动中因为家庭成分高的原因而被错误的清除回乡,文革结束后才平反。这一错误的决定,对于郝老来说是不公平的,但却成了孟家山这五位烈士的幸运。郝老回乡后一直居住在原小学废弃的危房中,但他毫无怨言,一直默默的照看着五位烈士的坟茔,每年清明节,那时候,他不敢白天去转悠,便利用晚上去祭奠烈士的英灵。郝老还记得烈士牺牲后,烈士的战友购买了当地老百姓的五副棺木掩埋了烈士的遗体,(其中一副棺木是郝老奶奶的寿枋),并用木板立了墓碑。部队撤退后,当地反革命武装反扑回来,叫嚣着要将烈士遗体挖出来曝尸荒野,郝老当时年龄很小,便机灵的借助自己哥哥的名义说,作为人,应该有一点人性,不管这五位死者生前是干什么的,人死万事休,再把人家的遗体挖出来是不人道的,也是上天所不允许的,我们应该尊重死者。反革命武装分子看郝老说的振振有词,便打消了这一残暴的想法,郝老用自己的机智保护了烈士的遗体免遭侮辱。文革时期,郝老由于历史的原因自身难保,但是他也没有忘记保护五位烈士坟茔。当时有部分人借学校建设为名,将烈士墓合抱粗细的柏木砍伐,郝老默默的在心底流泪却无能为力,这更激起了郝老照看烈士坟茔的决心。从1957年回乡,到1982年,已经五十岁的郝老终于自己要盖房子了,考虑到照顾烈士墓的方便,郝老不顾家人的劝阻,坚决要将房子盖在离烈士墓20余米远的南侧,这样,不管自己行动多不方便,自己一出门就能看见这五座烈士墓,自己心就安了。掐指算来,从57年回乡到今天的2011年,已经54年了,自己也由青年成为了一位行动有些迟缓的老人了。回忆起来像做梦一样令人感慨。

  英雄自有后来人

  郝俊老人欣喜的告诉记者说。现在自己虽然行动不便了。但是这五座烈士墓已经被当地的熨斗中学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看着每年清明节学校组织的学生来这里祭扫烈士英灵,郝老自己有说不出的欣慰,并义务当起了讲解员,风雨无阻的为后来人讲述革命英烈的故事。郝老的儿子在镇安电力局工作,女儿也远在商州市工作,都事业有成,家庭幸福。一双儿女多次想接郝老到城里面享福,但是郝老总是放心不下自己照看了50多年的烈士墓,说啥也不愿到城里面。郝老的儿子和女儿只好依了老人的心愿,但是他们都没有忘记郝老言传身教的教育,不管工作多忙,都会在每年清明节回到老家,和郝老一起祭扫烈士英灵,并一再表示要将郝老的看护烈士墓的接力棒接过来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