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李志贤的人生跌入低谷。当时正在文革时期,一向认真工作的李志贤突然被说成是右派,有些人到处寻证据,闯入他的房子进行搜查。那段时间,李志贤的思想负担特别重,想到自己忠心向党,踏实工作,却受到这样的待遇,委屈得不得了。他给自己准备了一包毒药,想一了百了,又怕落个畏罪自杀的名声,那样连给他翻案的机会都没有了。思来想去,他还是把药倒了,给中央写信反映情况。虽然写去的信石沉大海,但后来由于没找到什么证据,造反派也不再追究他了。
1969年,李志贤成家了,随后三个孩子相继出生。在那个艰苦的年代,生存成了最大的问题。李志贤说,那个时候,妻子和三个儿子没有户口,他一个人的口粮不够吃,动不动就烧锅断顿,整天熬煎吃饭问题。一介书生的他难以解决这些愁肠事,无法排遣自己的烦忧,一有时间就找几本字帖练字,慢慢地,他迷上了书法艺术,寄情翰墨,朝临暮写,练字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不管多忙,每天晚上都要坚持练一个小时。
在剧团画写生,有人说是不务正业,他置若罔闻,依旧深爱着自己的绘画事业。每次剧团下乡唱戏,他就趁机溜出去,深入农村,画农民肖像,画田间野花,画鸡飞狗跑、富有生活气息的农家小院,每次都能画上厚厚的一本,这些速写给他以后的绘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苦难的生活磨砺得他更加坚强,凭着自己长期的坚持和对书画艺术的不断研习,李志贤渐渐在商洛乃至全省书画艺术界露出头角。1970年5月,他的画作《踏遍青山》参加了陕西省第二届美术展览,1981年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成立,他担任省书协理事,书法作品《从军行》入选《唐诗三百首书画艺术丛书》,1982年5月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从那以后,几乎每年,他都有书法和画作在全国、省上参展或获奖。
醉心笔墨享余生
1990年,李志贤调到当时的商州市当政协副主席,1991又任市书画院院长。从那时开始,已50多岁的李志贤又拿起画笔,重新走上了绘画之路。画画是个硬功夫,三天不练手生,虽然这些年一直没有停止学画,但大多数都是速写,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画国画,尤其是大幅作品。李志贤像个小学生一样,每天吃完饭就到办公室,不断地练习,一张画画了撕,撕了画,几年如一日,在不断地痛苦地否定中寻找规律,提升水平,最后达到自己满意为止。
李志贤说,绘画讲究“物象灵动,传神,洗练”,要对画中的一草一木、一叶一花进行提炼概括,既要符合现实,又要形象生动,这就要求绘画者仔细观察生活,深刻体味。在他不断练习下,绘画水平迅速提高,画作笔法洗练、精到,物象传神。他擅长画花鸟,在他的画中,墨竹笔墨酣畅,牡丹淡雅而生动,鸟儿富有灵气,受到同行的一致好评。
这段时间,李志贤在书画方面也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几十年来不断临摹各种字帖,苦练行、楷书法,使他的书法功底深厚,集各家之长,自成一体。同行评价他的字恬静含蓄、外柔内刚、笔法精到、气息醇正、圆润俊朗、舒展大方。他的书法作品在国内外参展数十次,获得了不少荣誉,一些书法作品还被国内外收藏,受到书画界人士的追捧。
一项项荣誉接踵而来,李志贤淡然处之。1997年,他退休了,却没有停止绘画、书法创作,而是整天蛰居家中,以诗为伴,以字画为娱,酣畅淋漓地沉浸其中,自娱自乐;如有书画朋友来访,便在一方斗室里品茗畅谈,高兴时便挥毫泼墨,一幅作品跃然纸上;时有单位相邀参加笔会,他也高兴前往,乘兴写几幅好字,送给求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