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洛人 > 商洛人新闻

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片冰心在玉壶

2013-03-25 18:09:56

来源:

  孙新峰,1972年2月出生于洛南,现为宝鸡文理学院中文系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校兼职研究员,“长安讲坛”讲座入库专家,省政府接待系统特邀讲座专家。主要从事陕西文学文化批评研究,在《文艺理论与批评》《兰州大学学报》《当代文坛》《当代传播》等杂志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

  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有着大山的宽厚,农民的朴实。他是一位勤劳的教书匠,从走上讲台那一刻,所有的学生都是他的孩子,爱恨笑泪都在手中的教科书、课堂的45分钟内尽情演绎。他是一个执着的文字工作者,凭着对文学的酷爱,书写人生的满腔热血。他是贾平凹研究的狂热者,刨根掘底,死抓不放,为构建“贾学”鼓与呼。他是一个做客他乡的游子,从走出大山那一刻,发誓要征服外面的世界,而今真的回不来了,却心系故土的一草一木。

  顽皮的“孩子王”

  1972年2月,孙新峰出生在洛南县巡检区(现石坡镇)一个小村庄里,父亲是一名乡村民办教师,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妇。

  小时候,他特别调皮,几近顽劣,经常做一些“出格”的事。他是村里的“孩子王”,领着一群孩子上树掏鸟,下河捉鱼,打架闹事,家里不得不提前将他送入学校,让老师管教他。

  童年时代,他并未显露出学习上的锋芒。相反,由于早早入学,他显得笨拙许多,常常是班级里“一帮一”活动的“扶贫”对象,被人握着手教写作业。但是,在当语文教师的父亲的熏陶下,三年级时他便熟读《隋唐演义》《说岳全传》等古典小说,他的作文还获得了全区作文竞赛二等奖,成为全校唯一在区上拿奖的学生。这使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写作带来的光荣,由此埋下了对文学深深的崇敬和喜爱。

  可以说,孙新峰真正的学生时代是从高中开始的。恰同学少年的激情,义气风发的轻狂,再加上文理分科后,甩掉理科的“包袱”,他如释重负,在文科的天空展翅高飞。可是,上天有时会开一些大玩笑,被语文老师寄予厚望的他,却在考场上鬼使神差地睡着了,一觉醒来,已经是交卷时间,结果语文考了50多分。因无颜面对恩师,他连高中毕业证都没敢去领。

  高考的失利,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在父亲的鼓励下,孙新峰进入洛南县中学复读,1994年考入宝鸡文理学院。这一张录取通知书,铺开了他的教师生涯。

  讲台上的严师益友

  大学是个崭新的舞台,宽阔的领域、开放的思想为他营造了自由呼吸的平台。大学期间,孙新峰凭着一股子冲劲儿,先后担任班长、系团总支副书记等学生干部,囊括了大学所有的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优秀记者以及各类征文的一等奖。1998年,因为在校期间表现突出,孙新峰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毕业生,并留校工作。干了3年行政工作之后,2001年孙新峰担任专职写作学教师,成为一名真正的教书匠。

  他是一位严师。“逼”同学写作业,交作业,每学期他的作业都比别的老师多好几次,并且每次都会认真看完,打上评语。有时候看到学生的佳作,他激动得不顾时间和场合,甚至半夜打电话让学委帮他记住这些学生名字,他要课堂点评。

  孙新峰上课时激情四射,唾液横飞,他全然不顾,只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们。他要求学生上课带手机,随时上网查课堂需要的信息资料,允许学生在没有文思的时候朝他“开炮”,允许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发挥。他的写作教学,经历了“花花絮絮型→移花接木型→心智启迪型”的转变,从浅层次的模仿教学逐步进入到高层次的创意写作教学,2003年、2007年两次获得省政府集体教学成果二等奖,参编的写作学教材获得省优秀教材二等奖。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