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洛人  »  商洛人新闻

在尼泊尔工作的山里娃

在尼泊尔工作的山里娃

2013-05-02 12:16:00

小伙子的婚礼也将城市现代元素带进了小山村

  4月18日,春暖花开,莺歌燕舞,山大沟深的丹凤县竹林关镇南沟村热闹非凡,新郎马亚锋正在这个穷乡僻壤的村庄里迎娶他的美丽新娘刘芬芬。据了解,新郎和新娘二人都在尼泊尔工作,此次回国就是专门为了回乡办喜宴。

  山里娃出国当专家

  马亚锋,这个27岁的小伙,出生于竹林关镇南沟村。在他的记忆里,小时候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很穷,很多与他年纪相仿的伙伴早早都辍学外出打工挣钱。虽然那时他家的家境也不富裕,但曾是军人的父亲却很重视他和妹妹的学习。在父母的鼓励与支持下,2006年,马亚锋考上了西安石油大学,大四第一学期,他便顺利地与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据马亚锋介绍,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的大部分业务都在国外,国外项目部员工的工资是国内员工的三倍,而要想进入国外的项目部,必须具备较高的工作能力。对于从小在农村长大的马亚锋,一直以来都有着比别人更多的勤奋、更多的踏实,而他的勤奋、踏实以及不耻下问、敢于吃苦的精神在实习期间使得他迅速地脱颖而出,赢得了公司领导的一致认可。那一年,公司招聘了8名新员工,但能去国外项目部的名额只有两个,毫无疑问,公司把去尼泊尔的名额给了实习期间表现出色的马亚锋。自此,马亚锋的异国生活便开始了。

按照当地风俗,新郎新娘先要祭拜祖先

  美丽神秘的尼泊尔

  尼泊尔,这个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国家,留给马亚锋的第一印象是神秘、美丽、贫穷,而又充满着宗教气息。当街沐浴是尼泊尔百姓特有的习俗,虽然在入尼泊尔之前马亚锋已有耳闻,但当他真正亲眼目睹时,依然觉得十分新奇。在尼泊尔工作,首先要攻克的便是语言难关。“尼泊尔的官方语言是尼泊尔语,虽然当地大多数人都懂英语,但尼泊尔人的英语发音较之美式英语发音又有太多不同,就好比咱们的方言和普通话的,我是费了好大的劲儿才适应过来。”马亚锋调侃地告诉记者。

  在国外工作,既有高收入,又能领略异国风光,这让很多人十分艳羡,但对于马亚锋来说,这一切让人艳羡的只是一种表象。“尼泊尔的自然条件很艰苦,国内政治环境也较为复杂,项目部的大多数员工用的又都是本地人,很多工作开展起来并不是很顺利。”马亚锋中肯地对记者说,“虽然那里工作辛苦,但我从中也学到了好多东西,而且公司对我们这些在国外工作的人也有很多优惠政策,比如说可以带女朋友。2011年,刘芬芬也去了尼泊尔,这就避免了我俩的异地恋,让我俩能早点步入婚姻的殿堂。”

  回乡完婚寄托乡情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对于传统的商洛人民来说,举行完婚礼仪式,办完喜宴,两人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夫妻。2013年,马亚锋和刘芬芬准备回乡办喜宴,周围一些朋友得知后觉得他俩是瞎折腾,两人明明在2012年过年回家时就领了结婚证,如今又何必用好不容易积攒的年假回乡办酒席呢?现在旅游结婚越来越时髦,两人完全可以趁着假期去旅游结婚,再说马亚锋早已在总公司所在地宜昌买了房,就算要结婚,也可以去宜昌啊。“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当年我上大学走时,全村人都给我送行,现在工作了,难得回去一次,趁着年休假回去把喜事办了,既能然让乡里乡亲们高兴高兴,也能趁着这个机会和大家聚一聚。”马亚锋的一番话让劝他的朋友们哑口无言。

  • 相关阅读
  • 成都“日行一善”的商洛人

    在成都,有这样一家面馆:只要是残疾人乞讨至此,老板会慷慨地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还会给他一点路费;如果有人走投无路,老板还会为他提供免费的饭菜,直到他能养活自己……...

    时间:05-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