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洛人 > 商洛人新闻

从育种专家到快乐老人

2013-08-28 17:37:17 来源:

健康快乐的老两口(摄于2013年3月)

  心中一个目标:想让人人吃饱饭

  1917年8月21日,王邦华出生在洛南县景村镇油泉街清水沟阴坡台一座农舍内。刚刚能走会跑,他就上坡放牛、割柴,给人喂马了。稍长,即当学徒染布,十六七岁便去山外担盐、贩运核桃仁,但做的最多的,还是种庄稼。可是,无论他和爷爷、父亲、弟弟一年到头怎样吃苦受累、黑水汗流地种庄稼,仍经常挨饿,乡亲们家家户户也都是半年糠菜半年粮。

  王邦华琢磨、探究了起来:这是为啥?

  细心的他通过观察对比,逐渐发现,种子不同,收成也就不同。山民们世世代代虽然选育出了繁多的小麦、玉米种子,却没有一个能够任凭不测之风云变幻,稳产高产。

  他便发下了誓言:我这辈子,一定要培育出小麦、玉米良种,让人人都吃饱饭!可他那时还没读过一天书呢,培育良种,可不是仅凭冲动和吃苦就能一偿夙愿的。

  恰好那年盛夏,他去洛南县城交粮,东街的高小正招插班生,王邦华一试便中,捷足进了二年级,此后便由高小至初中至高中,年年门门功课成绩都是班上第一名。

  高考时,他的成绩可进北京的辅仁大学或西北大学、西北农学院等,他却只报了陕西师专的理化专业——那是公费,可免除学杂费等等。但即使这样,他仍拿不出进校之初得先垫交的两个月伙食费。时任洛南中学校长的黄宪之知道后,力邀他休学一年,回洛中代课,以解燃眉之急。

  代课期间,王邦华深受师生赞赏,学校力挽他长期任职,王邦华却在挣够自己所需的伙食费、生活费后,立刻返回了日思夜想的高校课堂。

  1949年7月,王邦华大学毕业后,重回洛中任教,开始追求自己人生的终极目标。他请老师同学们帮忙,趁着月色,在新迁的校址东寨坡开辟出二亩荒地,建起培育小麦、玉米品种的试验田,又利用节假日走村串乡,调查研究,收集各种农作物土种。这就有了不解和误会、非议和绯闻,加之他和老伴的家庭成分都很高,竟然被“开除留用”,进了“牛棚”……

  可他一概不管不顾,不屈不挠地继续着他的育种事业。

  锤炼体魄:数十年的秦岭“马拉松长跑”

  要培育新的小麦、玉米品种,必须先查清已有和现有品种的分布地域、类别、特征、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

  王邦华迈开双脚,从分散藏匿在千沟万壑的千万农户家里,拉网似地搜寻、收集到蚂蚱肚子、和尚颡、蚂蚱红、黑麦、红麦等小麦品种60多个,野鸡梗、高角黄等玉米品种20多个,豆类品种30多个。

  经过仔细深入地分析研究,他总结出了它们的三大致命缺陷:第一,繁多杂乱,容易混杂退化;第二,多病,易遭虫害,不抗阴湿等恶劣自然环境;第三,适应性狭小,难以适应各类地区种植。

  从此,他千方百计地寻找起可以作为父本的小麦优良品种与可以作为母本的小麦优良品种,培育成新的更优秀的品种。他将寻访的足迹从秦岭山脉迈向神州大地,上北京,下上海,得到了中国农学院、中科院遗传研究所等专家老师的真诚指导和鼓励支持。

  1964年,王邦华选择丰产、抗病、适应性强的“内乡5号”小麦品种作为母本,矮杆、高产的“阿勃”小麦品种作为父本,杂交培育出了新洛8号小麦良种。

  他将选择出的后代品系,种植到了秦岭的东西南北坡,头顶烈日或踏着没膝深的积雪,考察它们在不同的气候、土质、水、肥条件下的表现,再经过多年的选优淘劣,选出新品系,参加陕西省3年的区域试验,然后,再奔波了推广……

编辑:周宣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