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洛人  »  商洛人新闻

商州女子闯新疆

商州女子闯新疆

2015-02-28 09:03:13


  很快,她做的衣服就在当地出了名。来做衣服的人多了,也有想拜师学艺的,张淑棉是个聪明人,心里一合计,就自编裁剪教材,招收学员办裁缝学习班。那个时候,在张淑棉的裁缝店里,每天都有16台缝纫机“嗡嗡”地转着。不仅如此,她还搞来料加工与销售。32岁那年,她给家里盖了一院住宅,37岁那年,她又在集市上盖了三间门面房,生意如同芝麻开花节节高,越做越红火。
  接下来,改革开放,土地到户,儿子也考上了重点高中。按说这样的生活已经今非昔比,好好过,小康是不成问题的,但她的男人却懒得种地,想让儿子辍学回家,替他伺弄庄稼。不仅如此,愚蠢的男人甚至给张淑棉立下了一个毫无道理的规矩:不能让俩儿子读书,也不能给他们找工作,即使将来打光棍,也在所不惜。
  面对男人的胡闹,张淑棉坚决反对,她硬是把儿子送到学校,没想到男人居然断了她和两个儿子的口粮,村干部劝说也不听。这个时候的张淑棉已经不是当初那个逆来顺受的弱女子了,自己完全有能力挣钱供儿子上高中。她主意拿定,绝不让儿子休学,就让儿子吃住在裁缝店里。暴虐的男人不肯罢休,天天到店里滋事,甚至把儿子气得患了脑病休学,末了,又不准儿子和她住在家里。张淑棉心想,不让回家住就不回家住,反正自己天天忙着事业哩。然而,男人就是不依不饶,多次深夜去砸她的铺子。两个儿子为了母亲的安全,央求母亲和父亲离婚。张淑棉觉得再不和这个男人分手,势必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前途。在她提出离婚期间,法院工作人员和村干部为了她的安全,让她借宿法院,而男人竟带着刀四处找她。最后,在法庭上,法官面前摆着的手铐才使得暴虐的男人不再嚣张。
  离婚后的张淑棉,有房不敢住,心想此处不能呆,那就远走他乡吧!去哪儿呢?有人曾说过新疆很大,土地肥沃,也许那儿就是自己的归宿吧。这么想着,她就赶紧收拾东西,该卖的卖了,该送人的送了人。临走的头一天,她买了几刀纸来到母亲坟头,一边烧纸一边给母亲诉说心里的苦衷:妈呀,我这一走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回来,你就在天堂好好地呆着,愿上苍保佑你一切都幸福,不再有苦难。说完,她用铁锨给母亲坟头添了点土,从此便离开了故土商洛。
  张淑棉从乌鲁木齐下了火车,跟着一个熟人一直走到了北疆阿尔泰地区一个名叫吉木乃的地方。吉木乃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下辖的一个县,地处北部边陲,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接壤,边境线长141公里,是新疆的主要牧业县之一。张淑棉到了这里,才听说这地方很苦,春旱多风,秋季短暂,冬季寒冷而漫长;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冬季常有风雪灾害。但不管如何,总算换了个环境吧!张淑棉从此改名张竟经,依然开裁缝铺,也办裁剪学习班。她是个要强的人,用勤劳的双手在吉木乃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远离故土的地方为自己赢得了美名!
  三
  张淑棉刚到新疆时,日子虽苦,但不再有精神和肉体的磨难,每天都很开心,那种愉悦就像是解放初期她跟在大人们屁股后面扭秧歌,总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毫无疑问,心灵的愉悦,让她天天心情亢奋。张淑棉是所在社区公认的能人,有一手好手艺,无论谁来求她,她都满口应承,对人和蔼可亲,小事从不计较,社区有啥活动,领导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张淑棉。譬如文化活动,张淑棉不但是个积极的参与者,而且是一个号召力极强的组织者。对社区干部来说,有了张淑棉参与,任何社会活动都会省力省钱省时间,可谓“多快好省”。正因为如此,张淑棉几乎年年被评为居民模范、“三八”红旗手。
  张淑棉告诉笔者,她在新疆这么多年,举目无亲,人生地不熟的,是周围的好邻居、身边好姐妹的爱护和帮助,让她挺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身心解放了,我高兴啊!”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