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收藏动态

一件艺术品的商业历程:出国转一圈价值倍增

一件艺术品的商业历程:出国转一圈价值倍增

2013-07-19 11:12:42

  中国当代艺术一度有“四大天王”的说法,这也是艺术市场繁荣的直接表现,在这其中,方力钧和岳敏君作品的市场价值已大大缩水。Art News的评论者Barbara Pollack对此分析说,“他们原本应该得到美术馆的支持,但中国缺乏这样的机制,艺术家就往往因为过于高产而一直吃老本,没办法进一步创新。他们只能依靠藏家的‘垂怜’,但藏家的审美常常具有偶然性,因此他们很难维持自己的艺术生涯。”

  “我认识几百个画家,签了30多个,主推也就是几个,精力有限。当代艺术家很可能过了20年就销声匿迹了,现在一些艺术家也因为市场去盲目跟风,本来有好的创意也自己放弃了,这就很可惜。”李小红在上海经营一家叫做 Nancy's Gallery的画廊已有8年,也正是她全权代理渣打银行喜爱的艺术家李月领的作品。

  李小红把中国艺术家的题材分为两类,一类是艺术家对于其成长环境的真正触动,另一类则是为了引起外国藏家的关注。诸如张晓刚这样的艺术家虽然以文革为主题,但依然有很好的表现技法和功底,相比之下,很多跟风者更流于表面。“像文革这样本身就比较容易被发现,西方收藏者还比较有识别力,中国收藏者还关心艺术家是不是中央美院、是不是教授这样的事情。”

  购买中国当代艺术品需要勇气。你在这里几乎找不到博物馆为西方藏家提供鉴定服务,也不会有独立评论家随意发言某位艺术家的作品是否可以保值。但依然有大批的人愿意冒险一搏。

  你一定注意到了画廊所说的“题材”。在各种题材之中,“85新潮”会被频频提及。“85新潮”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次创作高潮,也是重要的转折点,中国当代艺术在此时“衍为激流,酿为运动”。

  艺术评论者费大为曾这样描写这段时期,“在1985年到1990年之间,上千名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在一个没有画廊、没有美术馆、没有任何艺术系统支持的环境下,以空前的热情掀起了一次深远的艺术运动。他们彻夜地谈论艺术,苦苦地研读哲学著作。为了找钱制作作品或举办展览,为了参加那些随时有可能被关闭的展览。他们的作品在展览后极有可能被充公、被摧毁,或者被扔在角落里任其腐烂发霉。他们发动全国性的串联,热衷于举办研讨会,南北呼应,办起各种杂志,传播新思想。他们讨论宏大的文化问题,关心人类的命运,思考艺术的本质。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上百个激进的团体宣告成立,上千名艺术家加入进来,上百个展览在各地出现,一个比一个激烈、离奇的艺术宣言和计划被发表出来。这就是著名的‘85新潮’艺术运动。”

  这场运动的标志性事件是1989年2月的“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一群画家都参与其中,展览第二天,《时代周刊》就以“孵蛋、枪击、避孕套”为题,报道了这一事件。这些艺术家最初群居在圆明园和东村,随后渐次迁移至798和宋庄,遭遇了艺术市场和西方话语的淬炼。

  1993年,“后89中国新艺术展”在香港举行,这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第一次进入亚洲视野。当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也开辟了“东方之路”展览,有十位中国当代艺术家首次在国际舞台上亮相,这也是中国当代艺术品第一次进入西方传统的艺术品市场。此时张晓刚已渐渐为人所知。1994年,他将几幅画递给香港的艺术品经纪人张颂仁,在回信中,张颂仁写道,“这些画是你给我的作品中最优秀的,再接再厉。”

  从艺术家的成长来看,三十年左右时间孕育而出一些佼佼者,得到市场和艺术界的认可,这应该是艺术创作的正常节奏。张晓刚发现,在西方,一个艺术家40岁还是个年轻人,而40岁以后收藏艺术的人才对他开始关注,觉得经过多年磨练之后风格渐渐成熟。“而中国的炒家不考虑这些,你是不是大师跟我没关系,我得赶快把价格炒起来,扔给有钱人,那些接手的人倒霉发财都不管。就像娱乐圈的造星运动,一再淘汰淘汰。”

  • 相关阅读
  • 青年画家的经营之道:投资艺术品三年涨百倍

      青年油画家刘永(化名)已经来北京五年。如今,他一年卖画的收入大概有四五十万元,这在北京算是中等收入,可以过得挺不错了。他说,像他这样的年轻艺术家,在北京有成千上万,但是能够最终坚持下来继续做艺术的大...

    时间:07-19
  • 开征遗产税对艺术品市场的影响大吗

    遗产税(Inheritance Tax)是以财产所有人死亡后遗留的财产为对象课征的税收,在英国也称被为“死亡税”。...

    时间:07-18
  • 艺术品的买假和藏错

    看到艺术品市场如火如荼,许多人坐不住了。特别是近几年房地产、股票市场又都投资无门,不敢进入,有些人便将目光瞄向了艺术品,跃跃欲试。...

    时间:07-12
  • 亚马逊低调开设网络艺廊要卖艺术品

      今年夏天,在亚马逊上不只能买得到书籍、DVD、衣服,还可以买到艺术品了。近日,美国知名电商亚马逊悄然进军高端艺术品市场。据了解,这家网络零售巨头计划于本月在其网站上开设一个“亚马逊艺廊(Amazon Fi...

    时间:07-09
  • 艺术品保税交易五大关键点解读

      就在北京、上海和厦门在艺术品保税交易市场上争夺的同时,作为依靠保税区进行的一种艺术品交易模式,不少人也在疑惑:保税交易因何而起?如何正确理解保税交易?如何避免走文交所的老路?能否真正推动市场繁荣?...

    时间:07-05
  • 四家艺术品鉴定试点单位仍在酝酿细则

      2013年5月下旬,雅昌艺术网[微博]挂出北京文化局下发的通知,批准北京5家单位作为艺术品鉴定试点。时隔一个月,这5家试点单位除了雅昌已经开展艺术品鉴定业务,其他4家多在细则制定阶段。据了解,雅昌的收费在千...

    时间:06-26
  • 前FBI探员谈艺术品追查:慈禧水晶球曾被当杂物

      曾在FBI工作20年的前探员罗伯特·惠特曼日前来华。他的新作《追缉国家宝藏》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罗伯特是最早加入艺术犯罪组并且担任首席特工的探员,曾追回过莫奈、毕加索等重要艺术家的名作,还有包括...

    时间:06-26
  • 凭什么给艺术品定价

      评估艺术品公允价值的模型到底是什么样的?艺术品应该怎样定价?这个问题我在过去的一年里面问过不下数十人。他们都是艺术金融化领域的实践者或者研究者。然而,能十分肯定地回答这个问题的寥寥无几。  事实上,...

    时间:04-19
  • 经济不确定性推动全球艺术品收藏热

      经济不确定性导致投资者将投资重点从股票债券转移至实体资产,艺术品和收藏品需求因而不断上涨,带动艺术和金融行业此项新型全球专业服务的产生。  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勤17日发布《2013年艺术和金融...

    时间:04-18
  • 艺术品真伪鉴定谁说了算

      年来,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火热,与此同时,“假拍”、“拍假”、骗取鉴定费等无序乱象与日俱增,汉代玉凳争议、宋徽宗《千字文》被疑作假、徐悲鸿油画赝品风波、唐大禧被拍卖画作系仿作等丑...

    时间:04-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