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文化研究

张浦生讲述明代青花瓷器鉴赏

张浦生讲述明代青花瓷器鉴赏

2012-04-12 17:28:54

  明弘治期

  典型器

  为“大明弘治年制”款折枝花果纹盘、云龙纹碗及一批有帝王年号款器物。此期官窑曾一度停烧,故器物较少。

  青料

  大体与成化朝的相同,仍然用平等青料,色泽比较淡雅。后期则发色灰蓝,与正德色调街接。

  纹饰、胎釉、造型

  纹饰有折枝花果、云龙纹、龙穿花、鱼纹、梵文等。胎釉、造型,前期与成化时期的相仿,甚至比成化朝的更加纤巧、柔和,后期的则接近于正德朝。

  款识

  此朝历18 年。弘治纪年款不太多,主要有六字二行、四字二行楷书款。书款柔和秀气,笔道均匀,款式淡雅稳定。款字特征:“弘”字,第二划出头,“厶”旁较高,“治”字最后一划向右出头者多。落青花帝王年号款的白釉盘、碗比较多,清代、民国时期,古董商常用来做彩器。鉴定时要注意观察釉面的划痕是否被彩所断,以此判断是否为后加彩。

  工艺

  修胎规整。碗、盘稍有塌底现象,圈足边露胎处见窑红。

  明正德朝

  典型器

  有“大明正德年制”和流传有序的青花器。

  青料

  用国产料,前期用平等青料,呈色多闪灰蓝色,晚期改用回青料,发色泛紫。品种有青花红彩、青花黄地绿彩、黄地青花、青花五彩等。

  纹饰

  纹饰布局繁密,笔法双钩平涂、一笔点划均有。宗教色彩图案多。除常见的缠枝纹、折枝花卉纹以外,穿花龙纹、飞翼龙纹和回纹为常见纹饰,以阿拉伯文作装饰纹样较历代为多。

  胎釉

  后期胎质不及前期的细腻。釉汁肥腴,白中闪青灰色,但多气泡。

  造型

  后期大件渐渐增多,且造型浑厚,带座器较多。除一般圆器以外,多见各式烛台、花觚、香炉等供器,各式带耳瓶、洗、奁、盒及插屏。

  款识

  此朝历16 年。有六字二行“大明正德年制”楷款,多“正德年制”四字二行楷款,款字结构松,很规矩。款字特征:“明”字日、月上半部近于平行;“正”字三横平行,底横长;“德”字“十”小“心”宽,“四”、“心”不紧凑;“年”字上面一横最短,写法有好几种;“ ”字“衣”的横很少超过“刂”。

  工艺

  渐显粗糙,修胎渐草率,罐腹接痕明显,盘多塌底,露胎处多见火石红。

  明嘉靖朝

  典型器

  有嘉靖帝王年号款的官窑器,如明嘉靖青花龙纹盖罐,明嘉靖青花群仙祝寿盘、明嘉靖青花山水人物带盖梅瓶等。

  青料

  此朝烧瓷时间比较长,青料发色不一。最具特点的是回青料,呈色紫艳,有别于其他各朝。品种有青花五彩、黄釉青花加红彩、黄釉青花、青花矾红彩、蓝地白花。

  纹饰

  除传统纹饰以外,道教色彩纹饰增多,有云鹤纹,许多器物都用来做边饰,还有松竹梅纹、缨珞纹、八卦纹、八仙纹、花组字纹及树枝组字纹、折枝花托八吉祥纹等,都比历朝为多,其中花组字纹为独具特色的纹饰,婴戏图纹、高士图纹、鱼藻图纹被广泛采用。

  胎釉、造型

  小件胎极细,釉极润。但大件胎较粗,釉亦不及小件润泽。多大件,如大盖罐、大缸、大葫芦瓶、大碗、大盘等。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云龙纹大盘,口径73 厘米、底径49.3 厘米、高9 厘米;双凤穿花纹大盘口径71 厘米、底径50 厘米、高6.4 厘米,造型均为浅腹,圈足平切,外斜削一刀,砂底,满布窑红。异形造型多,多见八棱、四方、六焦、上圆下方葫芦式造型。朝珠盒造型十分少见。

  • 相关阅读
  • 战时南京食品价格飞涨:一只母鸡买两个明代花瓶

      昨天,由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上、下册)在宁首发。该书主要作者、南京大屠杀史研究所副所长、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生披露,南京沦陷前,商品交易市场出现了巨大波动,直至在日军攻城的战火中完...

    时间:04-05
  • 六旬老人收藏80多个筷笼 最早明代价值数千

    曹先生收藏的各种筷笼  有人收藏字画,有人收藏青铜器等物,然而,昨天上午,记者在南京水西门大街旁一小区60多岁的曹先生家里看到,他竟然收藏的是筷笼,即放吃饭置筷子的篓子,俗称筷笼,总数多达80余个,而其中...

    时间:03-19
  • 山西芮城县发现明代通判墓葬

      记者从山西省芮城县文物部门了解到,该县文物部门近日在某施工现场发现一座砖石墓葬,经过抢救性清理,确认此墓葬为明代通判萧时中的墓葬。  今年2月上旬,山西芮城县公安局侦技楼施工现场发现一座砖室墓,芮...

    时间:02-15
  • 柞水二郎庙近日发现珍贵明代壁画

      柞水县文物部门近日根据群众提供的情况,在该县凤凰镇古街道建于明代的二郎庙内发现了珍贵的明代壁画,这些壁画亟待保护,县上已向省上汇报有关修复方案。  11月28日,柞水县文物部门人员告诉记者,二郎庙位于...

    时间:11-30
  • 明代沉船南澳Ⅰ号2次发掘已出水古瓷器逾2千件

      明代古沉船“南澳I号”2011年考古发掘工作自4月23日启动至今,考古队已打捞出水古瓷器超过2000件。  和去年布满淤泥、水生物的出水文物不同,今年打捞的这批出水瓷器表面要干净很多。汕头“南澳...

    时间:05-20
  • 市区一建筑工地发现明代古墓

      本网讯 (贾书章 王涛)4月25日,商州区文管办接到市中心医院建筑工地报告,医院建筑工地在开挖医院高层楼地下停车场通道时发现一座古墓。文管办工作人员立即赶到工地,对古墓内文物进行了清理保护。  这座砖式...

    时间:04-27
  • 宝鸡明代石佛一夜间被偷 重数吨十几个小伙难抬动

      核心提示:十几个小伙子都没抬起来的石佛,却在一夜间失去了踪影。谈起突然失踪的石佛,强师傅脸上仍是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这石佛特别重,当时我们搬的时候,十几个大小伙硬是没把它搬起来,只能一步步往...

    时间:01-01
  • 南京发现明代早期墓 有关部门证实为郑和墓

    考古人员正在勘察古墓后室  大墓正在挖掘中,初步推断此处仍是其衣冠冢,明史一大悬案有望即将破解  南京祖堂山发现一座明代中早期大墓消息(详见本报昨天A44版),引起社会各方关注。一对能够证明墓主人身份的...

    时间:06-25
  • 宜宾政府与酿酒世家的五粮液明代酒窖产权之争

    五粮液工人在工作,白布所盖就是“长发升”的老窖池。 尹孝功。五粮液的前身———宜宾国营二十四酒厂成立之初,便与其父尹伯明签约租用酒窖。 宜宾市政府(1984)字第454号文件被认为是...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