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之后呢?艺术市场公关们谱写着堆砌辞藻雍容华贵的歌曲。伴随着价格恢复到——有些甚至已经高出经济衰退前的水平,一件买卖就能值数百万美元的佣金,在这如此有利可图的年份里,两个拍卖行竞争激烈的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但必须注意的是,这些促销不仅听起来越来越荒诞,更严重的是这会迫使艺术市场进入到岌岌可危的超负荷运转。有些人可能会想,这些只是画作的促销手段罢了。可没有这么简单!就像里希特的作品交易被定义为“里程碑式的事件”,塞尚的作品,就佳士得的逻辑而言,那就是“标记了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一个至关紧要的时刻”。
至关紧要——怎么个至关紧要法儿?是作品对市场“至关紧要”了呢,还是它那落槌定音的价格?如果不是价格,又有什么能让这些画作对市场而言是“至关紧要”的呢?真需要弄成这副腔调吗?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单纯地欣赏画作本身就好?
到头来,在所有的拍卖都结束之后,无论它们是成功地创造了纪录还是流拍了,里希特也好,蒙克也好,塞尚也好,都不会因价格的高低而改变它们自身的艺术价值。只有当我们都忘却了它们的本质的时候,市场才会分崩离析:与所谓的“至高无上”,所谓的广告词以及金钱都无关。唯一有关的是艺术,仅此而已。(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