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文化研究

外国看中国山寨建筑:为何几亿搞凡尔赛宫

外国看中国山寨建筑:为何几亿搞凡尔赛宫

2013-04-08 14:57:20

  吃惊的不止是这个美国记者。广东惠州“按原尺寸复制”了奥地利小镇哈施塔特。哈施塔特镇镇长亚历山大·斯约茨看到开发商的设计图后,据说也“吓了一跳”,因为“不止有照片,还有关于这座城市最详尽的数据文件,房子的格局、阳台的样子、窗户的大小”,甚至连有400年历史的老旅馆都被一一重建。为了收集关于这个小镇的所有数据,负责这个项目的团队在哈施塔特考察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一想到有一群人在这儿呆了好几年,每天量距离、拍照片,还要研究我们,我就觉得不太舒服。”博斯克引用当地人的话说,“我宁愿他们直接来跟我说话,不然有‘老大哥正在看着你’的感觉。”

  不过,让这些老外不太明白的是,尽管对方进行了一手调研,开发商最终确定的方案看上去却像是“从观光明信片、好莱坞电影或者是杂志上抄下来的”。

  “诸如杭州的威尼斯这样的‘移植城市景观’是为了在中国的土地上重塑中国人心中的外国景色,而不是展现这些地方今时今日的准确状况。”博斯克分析。来这里参观的游客向她赞叹眼前的异国建筑时,最高评价就是,“跟电视上看着的一样”!

  成功生活的标准是,“吃中国菜,开美国车,住英国房”

  不过,相比于山寨建筑本身,博斯克更为关心的是,为什么人们要这么做?她主动去敲住在这些山寨住宅里的中国人家大门,最常问的也是这个问题,“你为什么想要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虽然答案各不相同,但都指向一个相似的方向——住在这里就是实现了一个梦想。

  这个梦想就像这些房子的宣传册上写的一样清晰明白:住在这里,你的邻居有可能是一对英国夫妇,推着婴儿车在公园里散步,你也会偶遇金发碧眼的美国教授,坐在咖啡馆里跟你一起喝咖啡。

  “这里是上海,也是另一个世界。” 上海一个仿造英国古镇斯特拉福德镇的楼盘广告这么写道。

  博斯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她曾遇到一个中国商人,仿造白宫的样子,给自己盖了栋房子,取名也叫“白宫”。“我记得他在走出房子时转过身说,太美了,简直太美了。他一直都有一种自豪感。如果可能,他会为这栋房子写诗。”博斯克说。

  “这里让我们拥有上层人的社会认同感。当我跟人说住在这里,人们会注意到我,对我印象深刻。这种感觉对我老公来说是件大事,他是个中年人了,需要一些标签展示他的社会地位。”住在深圳星河丹堤的张晓红(音译)对博斯克说,“中国这么多人,你想要出人头地,必须得拿出东西来展示,要么是你的房子,或者是你的车子。”

  博斯克听过许多次这种“成功生活的标准”——吃中国菜,开美国车,住英国房。

  不过,这种住在“洋房”里的生活并不是十全十美。一个住在西式社区里的中国男人告诉博斯克,他觉得在这里住着什么都好,又保值又有面子,就是门厅朝向不对,“风水不好”。

  博斯克曾拜访过北京的“维也纳花园”。一家主人细心地装饰了房间的每个细节——希腊的台灯、西班牙吊灯、罗马式的装潢,就连墙上挂的画像都是他的妻子在跳弗洛明戈。一切都像是在欧洲宫殿里面一样,直到她瞥见了屋子里的“中国茶室”,里面还供着一尊观音像。

  经典的东西,只要中国想要,随时都可以拥有

  在采访的过程中,博斯克很快发现,选什么样的城市去仿造,也是“有原则的”。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