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王丹斌)近日,丹凤县武关镇南坪村民乐农业合作社大棚里一片繁忙的景象,村民们正在忙碌的摘黄瓜、收茄子,为丰收而辛勤忙碌着。“加入合作社,比外出打工好,钱多了,而且没啥子后顾之忧咯!”村民成福林如是说道。南坪村通过村党组织牵头,引导村民成立农业合作社,引进优良品种,种植反季节蔬菜,统一果蔬品牌,拓宽销售渠道。使得群众再也不用为农产品卖不出好价钱而担忧。村民们正在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享受着劳动丰收的喜悦。
村组织选优配强 做好创业致富的先行者
在去年村级换届选举中,村里将魏万林等一批致富能手吸引到“两委会”班子中来,提出了“抱团闯市场,共同来致富”的产业发展理念。在新一届村党组织的号召带领下,100多名在外务工的村民自愿加入了农业合作社。合作社打破传统的种植方式,利用该村水土资源丰富、日照充足等得天独厚的条件,把种植大棚设施蔬菜做为产业发展的方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在合作社中的坚强战斗壁垒作用,将集体经营作为合作社运作的模式,降低经营风险。以日光温棚为基础,以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为主打,以统一的果蔬品牌为导向,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村支部解放思想 做好“南坪模式”的践行者
村支部始终把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推进农村教育学习的重要平台,通过远程教育学习党的重要理论和党在农村的相关方针政策,借鉴外地的先进典型经验,开展学习讨论,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总结出一条以“畜、沼、菜”循环生态为农业发展为主体,将设施农业与旅游观光、餐饮娱乐等融为一体的“南坪模式”。利用华茂牧业和万头猪场所饲养的鸡粪、猪粪等农家肥施用到大棚蔬菜基地,发展黄瓜、茄子、西红柿等无公害优质蔬菜,再利用农作物秸秆养殖肉牛并发展沼气。与此同时,利用资源共享,建设生态观光休闲房和垂钓园,将生态观光、娱乐休闲、餐饮度假等融入到产业发展链中。以点带面推动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村党员甘于奉献 做好快速发展的铺路石
村上以党员活动室为阵地,群策群力办好民生工程,认认真真做好教育培训。今年初村支部号召全体党员自行筹集资金24万元,架起南坪钢丝便民桥,解决了武关河两岸群众交通运输困难的问题。3月份,由村党员干部牵头,多方筹措资金修复了去年水毁后的20余处河堤。同时争取农业扶持项目,完善了大棚蔬菜的水电配套工程,并将大棚内水渠设施全面改造升级。村党员自觉带头修建沼气池,在全村范围内修起沼气池150口,同时帮助群众建起猪饲料房10间,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生态农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村党支部依托农业合作社举办6期设施农业种植培训,并邀请3名技术人员长期驻村现场指导大棚蔬菜的种植培养,发放畜牧养殖手册4套,止目前全村受教育群众达到500余人次。村支部将技术特派员、惠民政策宣传、科技培训和市场需求四位一体,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农民+技术员”这种长效的为农服务机制,解决生产销售难题,促进生态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