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先锋视角

镇安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2010-03-15 10:45:57

 张 盈 安

  近年来,我县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科教兴县、开放活县"四大战略,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真抓实干,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加快、后劲增强、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5.45亿元,增长14.6%,其中一产6.13亿元,二产9.93亿元,三产9.39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4.1:39:36.9,呈现出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产业结构日趋合理。但与全国三次产业结构11.3:48.6:40.1比较看,我县二产、三产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9.6个百分点和3.2个百分点;与全省三次产业结构11:56.1:32.9比较看,我县二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主导地位虽然已经显现,但工业化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因此,今后一个时期应按照"壮大二产、繁荣三产、巩固一产"的思路,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层次,全力推进经济社会率先突破发展。

  强化工业主导地位 着力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实现镇安率先突破发展,重点在工业,希望在工业,关键在工业。要坚定不移地把工业放在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型工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一要扩大总量。依托丰富的矿产、生物、水力资源,谋划大项目,引起大集团,培育大企业,构建大产业,促进大发展。重点以丁-马矿带开发为依托,以中金集团金岭金矿项目为核心,打造全国知名的黄金工业基地;以大干、黄埔银锌两个铅锌采选和泰鑫、张子坪、繁丰三大钒矿建设为核心,整合铅锌、钒、硫铁等矿产资源,打造全市一流的多金属现代材料工业基地;以旬河梯级水力资源开发为核心,联结达仁河、月河、甘岔河梯级电站开发,形成与汉江水系水力资源开发并网接轨,建成汉江中上游串珠式水电集群。同时,大力营造创业氛围,搭建创业平台,优化创业环境,引导和鼓励全民大力发展中小企业。

  二要盘活存量。在抓好尧柏秀山水泥、红旗民爆、水力发电等骨干企业满负荷生产的同时,做好企业生产、经营、建设协调服务,采取"一企一策"办法,全力复活双龙金矿、太白金矿、恒欣公司等停产半停产企业。加快引进运用高新技术、先进设备提升传统产业,深化企业内部改革,靠新技术、新设备、新机制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策划组建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公司,搭建企业融资交流对接平台,创新企业融资模式,推动银企合作,促进企业发展。认真落实支持工业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骨干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扩大生产规模,开拓销售市场,提高产销率和经济效益。

  三要提高质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要求,依托关中-天水经济区和商丹循环经济园的辐射带动,围绕构建矿产资源开发、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三大循环经济产业链,科学制定实施规划,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大力发展循环型企业,加快建设循环经济园区,积极构建城乡服务与消费循环领域,梯次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依靠循环经济特色产业集群支撑率先突破发展。坚持 "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思路,加快午峪绿色食品、张米黄金、云东现代材料、永乐建材化工四大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步伐,搭建发展平台,吸引项目落地,促进集群发展。

  强化农业基础地位  着力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促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 相关阅读
  • 坚持依法行政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张 盈 安  镇安县地处秦岭南麓中段,全县28.55万人,总面积3487平方公里,境内自然条件恶劣,山大沟深,九山半水半分田,是一个欠发达的县份,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近年来,我们坚持依法行政,树立依法行...

    时间:03-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