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规模化发展。按照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发展思路,以"一村一品"为抓手,以"十村示范百村推进工程"为载体,把板栗、核桃、畜牧、蚕桑四大优势产业做大,把烟、药、菜、茶四大特色产业做强,到2012年,建成50万亩标准化板栗园、15万亩优质核桃基地、15个肉羊重点基地乡镇、11个商品猪生产基地、3个万亩烤烟基地、6个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努力形成以无公害蔬菜、畜牧养殖、花卉苗木、水杂果为主的近郊高效农业产业带;以板栗、核桃、茶叶为主的坡塬生态农业产业带;以烤烟、药材、蚕桑为主的田园特色农业产业带。
二要集约化推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发展壮大恒达板栗、创盛肉食品、雪樱花魔芋精粉、绿源玉米、神果酒业等现有龙头企业的基础上,以午峪绿色食品生态工业园区为平台,积极策划发展潜力大、投资回报率高、市场前景好的开发项目,引进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壮大绿色食品工业群,建成总投资5亿元、年产值8亿元、利税2亿元的食品工业集群,带动全县现代农业的集约化、高效化。
三要品牌化经营。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三个层次,引进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生产技术,通过科学的种、养、加,提高农产品质量。抓住镇安板栗获国家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茶叶取得绿色产品和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机遇,继续做强"臻安大板栗"、"黄龙泉牌茶叶"、"镇安家政女"等现有知名品牌,加快香菇、黑木耳、香椿等农产品基地和产品认证步伐,以品牌占领市场,以品牌扩大销量。
四要市场化运作。积极培育农村新型流通主体,培养壮大农村经纪人队伍,加快组建各类农村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努力形成以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市场流通格局。以"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为载体,加快以县城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乡镇交易市场为补充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打造农产品交易平台。整合现有的农产品、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和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及时收集和发布农产品市场供求信息,增强生产经营者驾驭市场的能力。
强化服务支撑地位 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品牌
充分发挥自然环境优美、生物资源和水资源丰富的优势,坚持走大旅游大产业之路,积极实施旅游精品战略,着力打造"西安第二生活区"。
一要打造精品景区,增强吸引力。重点抓好木王国家森林公园、月河峡谷风光、旬河水上游乐、塔云山景区、镇云生态农业观光休闲、云镇古街观光、滑水河道教文化、北阳山喀斯特地质公园等八大旅游景区建设,着力打造五大旅游品牌,即:以木王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打造生态旅游品牌;以旬河水电开发为契机,打造陕南水上游乐品牌;以发展栗乡农家乐群为载体,打造休闲度假旅游品牌;以发掘秦楚古道人文古迹为依托,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品牌;以秦岭自然历史博物馆为重点,打造探幽科考旅游品牌,力争到"十二五"末,把镇安建成以自然生态、山地森林、峡谷溪间、水上湖泊为特色,融栗乡文化、岭南文化、穆斯林文化为一体的商洛旅游服务中心,建成穿越秦楚古道的陕南旅游强县,精心打造北通西安、南接安康的秦岭生态旅游圈。
二要完善配套设施,增强承载力。以西康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线,贯通风凸岭隧道,抓好通乡油路、通村水泥路和通达工程建设,提升改造重点旅游景区及交通主干线连接道路,完善各级道路标识,增强县道及景区道路通行承载能力;以建设"山水园林型旅游山城"为目标,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步伐,高标准抓好绣屏公园、锦湖公园、中心广场、天坤多功能体育馆等城建工程,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升旅游整体形象;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重点集镇和小型农庄,构筑和谐人居环境,彰显灵、秀、美的山区农村个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