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讯(文/图 记者 吕丽霞 张 萍)辅警培训会让基层辅警更加明确自身职责
一个只有12个民警的派出所,管辖了35个村,却将工作干得井井有条,辖区内社会大局稳定,群众生活平安祥和,他们的工作成为全县基层派出所学习的榜样,这便是丹凤县铁峪铺派出所。
一年换掉7个辅警
基层派出所处理最多的是民事纠纷,这些民事纠纷大都是邻里之间鸡毛蒜皮的小事,要处理好这类矛盾,主要依靠农村辅警发挥作用。2013年,铁峪铺派出所坚定地撤换掉7名辅警,2014年前半年,又换掉了3名辅警。
2013年春,辖区内两户群众因宅基地发生纠纷,但因辅警与其中一户有亲戚关系处理不公,导致另一方持续到派出所反映情况,派出所让辅警重新处理,谁知辅警却撂起了挑子,说自己处理不了。派出所所长王荣一听生气了,“在其位谋其事,这样干工作怎么能行!”随后,派出所开会研究,撤掉了这名辅警,换上了工作积极认真的新人。从那以后,派出所就将辖区内的辅警进行了一遍筛查,发现其中一部分人年龄偏大,工作能力差,责任心不强,有的甚至徇私舞弊,而恰恰是这些村邻里矛盾多,打架斗殴现象严重,社会治安较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派出所撤换一批工作不称职的辅警,并采取末位淘汰的办法,对辅警进行管理。2013年,撤换掉7名辅警,今年前半年,又换掉了3名辅警。
同时,派出所还将辅警培训工作纳入日常管理,每季度对辖区的辅警培训一次,讲一些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知识,教给他们一些民间纠纷调处办法等等,提高辅警工作水平。经过一番努力,去年后半年以来,辖区内矛盾调处效率提高了,打架斗殴的案件明显减少,无论走到哪个村,群众对辅警的工作都表示满意。
创新制度成楷模
提起铁峪铺派出所,无论是上级领导还是同行,都为他们创出的一个个新颖而又极具实践性的工作制度伸出大拇指,称赞他们为全县基层派出所学习的楷模。
铁峪铺派出所辖区面积大,人口情况复杂,加上警力不足,容易因管理不到位而使矛盾纠纷激化。2012年,两兄弟因宅基地打架,一方当事人受到轻伤,公安机关下达不予立案决定书,但受害方的医疗费用问题却没有处理,受害方多次上访。面对这一问题,派出所与镇司法所一起,通过司法渠道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通过这件事,王荣深受启发,他想,同类的问题在农村经常出现,群众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只会激化矛盾,形成不稳定因素。于是,经过一番完善,派出所与镇司法所共同创出“两所联防”的工作模式,一旦遇到农村纠纷,派出所与镇司法所联合执法,派出所处理纠纷,司法所从法律角度处理具体问题,一次性解决问题,不留后患。2013年,“两所联调”工作法被丹凤政法委在全县政法系统推广,受到省、市政法系统领导的高度称赞。
随后,他们又推出了“三早”工作法、案件限期查结制度、每周点评制度、开展“每日一小时学法”活动等,建章立制十余项,其中很多经验都成为公安系统学习的模板,其他派出所纷纷前来参观学习。
提高服务水平获好评
如今,走进铁峪铺派出所,整个院子干净整洁,身着警服的民警执法规范、服务热情周到。派出所指导员史书民说,这是他们的统一要求,大家必须遵守,领导要带头做好这些,时间长了,大家也都习惯了。
为了树立派出所新形象,提高为民服务水平,铁峪铺镇派出所在这方面没少下功夫。给农村群众办理户口是派出所的日常工作之一,派出所对户籍室民警提出要求,对群众更改户口需上级批准的两天之内审查结束,五天之内报县公安局审核;制作办理户口回执单,上面写清群众办理户口需要的各种手续,印制8000多份户籍室便民服务卡,深入各村进行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