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彻底扭转照川用电管理混乱、线损高的状况,他先从无表用电方面入手,找当地政府和镇村干部耐心交谈,说明电是商品的道理,讲明不按规定用电对全镇安全用电的危害。为此,他得罪过不少,有些村组干部背地里放话,"敢装我的表,让他试试看!"。他不怕跑路,不怕说破嘴,不到二个月时间内,辖区所有用户都实现了装表用电,电费每月按规定月结月清,10千伏线损由原来的20%多降到8.5%,低压由40%降到10%以下。
接下来,他积极跑项目,要资金,大刀阔斧对辖区进行农网改造。板庙村支部书记陈怡州当村干部20年,经历了村上从拉电到农网改造后用电的各个阶段。现在每当看到整齐的线路、高速运转的电动机和明亮的灯泡,他心里总是乐开了花:通电多年了,"电"一直是我们闹心的事,今天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通了电。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全村动力用户增加10户,小脱粒机在收麦前购回100余台,家电使用率达90%以上,这在几个月之前是不敢想象的事。
言传身教 心底无私
他总是把掌握的技术毫不保留的交给青年职工。 不仅给他们"输血",还要让他们举一反三,自己"造血"。每次农网改造,他都要带上青工,让他们认真学习施工技术,瓷瓶咋样绑扎,线路弧垂咋样调整;用电检查时,他教青工怎样识别窃电。职工王斌不无感动的说:"王所长就像严师慈父,不但教会了我们怎样工作,还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正是他的言传身教,才实现了照川供电所职工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
乐于奉献 勇于担当
急事难事他总是冲在最前头。2010年7月23日晚,照川镇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电力设施损失殆尽。面对少有的灾情,他冲锋在前,不畏恶劣的天气和地理环境,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第一线,哪里有灾情,哪里灾情最重,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的右腿患有严重风湿,当10千伏晏马线17号杆受大水冲刷,出现险情时,他奋不顾身,忍着剧痛,跳进齐腰深的洪水中,奋战2个小时,垒沙袋,加固杆基,解除了险情。
特大暴雨致使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的龙山通信中断,道路房屋被洪水冲毁,为了配合当地政府连夜组织的抗洪抢险。他果断要求用大绳绑住自己的腰,趟过齐腰深的洪水,到河对面配电室接通临时电源,使当地政府抗洪抢险得以顺利进行。
恪尽职守 用心服务
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帮用户所需,他把用户当亲人。"作为山区的一个基层供电所,就是要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服好务"。这是王治民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时时处处为用户着想,与用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只要是牵扯到电力方面的事,在照川镇都是一路绿灯。每年的"三夏"大忙季节,他都提前编组保电服务队,为用户提供全天候服务,那里有需要,那里就有保电服务队员的身影。那位群众只要购回脱粒机、抽水泵等农用机械,他都亲自上门为用户调试和操作示范,现场监督用电安全。平时,只要有时间,他就带领所上的职工到集镇、农村和学校进行安全用电宣传,现场解答用户提出的问题。为了方便用户交费,在每月的收费时间,他安排在边远村组设立收费点,为偏远农村用户来所上交费节省了费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在照川供电所近15年的时间里,他从来没有主动向领导请过一天假。就是条件再苦、再受委屈,也没有申请调离。他说:"在这里呆久了,和当地人就有了难舍的感情,谁家电灯不亮了,就想尽快让他们用上电。在这里管电虽然辛苦,但我从这份工作当中找到了付出得到的那份快乐。再说,不管到哪,管好电,让群众用好电就是我的本分,咱调走了,年轻人不一定能在这里呆得住,也不一定能够吃下这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