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  »  史海烟云

对越作战的惨痛教训 令人痛心的非战斗伤亡

2010-03-23 14:02:46

来源:西陆东方军事

  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拚杀,有战争,就有伤亡。作为战场指挥员,当然是希望把伤亡减少到最低限度;作为战斗人员,消灭敌人保存自己当然是他们最大的希望。战争是对每个参战人员精神、意志、勇气、智慧、心理素质的最大检验。

  在历时十年的中越边境战争中,我军经受了这种考验。实践证明,无论在何种险要的环境中,无论面对多么凶狠的对手,我军没有攻不破的山头、守不住的阵地;没有打不垮的敌人、完不成任务的部队。当然,在与敌军的战斗中,我们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许多优秀的军人,为了祖国的利益,献出了自已宝贵的生命。

  对于那些在国家安危,人民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不怕流血牺牲的军人们,他们是军队的骄傲,民族的骄傲,国家的骄傲。是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换来了边疆的巩固;是他们,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换来了江山社谡的稳定;是他们,用自己的无私奉献,换来了人民的安居乐业。对于那些曾经驰骋沙场的将士,英勇阵亡的烈士,负伤致残的军人们,我们永远也不能忘记他们对国家,对人民做出的巨大牺牲。作为那场战争的经历者、幸运者,我们也十分珍惜今天这来之不易的宁静生活。

  打仗总是要死人的,所以,战场上的人员伤亡也是在所难免。正因为这种难免的伤亡,生离死别的抉择,悲欢离合的痛处,才造就了那一幕幕可歌可泣,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豪杰;才有了那一个个荡气回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惊奇故事。

  但是,在战场上也有一些伤亡,是不应该发生的。这种伤亡,就是本文要谈的因事故而出现的非战斗减员。十年边境战争,笔者耳闻目睹了这种伤亡,实在令人痛心疾首。虽然,在战场上出现的非战斗伤亡,作为当事者个人来说,除非自杀,仍然会按照革命军人褒扬条例的有关规定,给予他们应有的荣誉,如评烈士,评伤残,享受国家的有关优抚待遇等等。对那些因故出现的伤亡人员,以及为此而受到军法处理的人员,笔者对他们也同样充满了敬意、同情和谅解。

  但是,在战场上,作为事故而出现的非战斗伤亡,无论是对个人和自己的家庭,或对他人和他们的家人,确实是一种难以启齿的悲哀。

  这个话题谈起来很沉重,写这篇文章之前,一直在想,对那些令人痛心的非战斗减员,是说还是不说,是写还是不写。本来是一种伤痛,再说出来,可能会被人认为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但考虑再三,觉得还是有必要把它写出来。这些血的教训,也只有亲历战争的人,才有那种切肤之痛。

  本想从战时士兵心理素质与战场管理这个角度来分析探讨这个问题,但觉得没有必要花那么大的精力。本人不是做学术的,自然不必像学术文章那样,从立意、选题,论证,谋篇布局那样严谨,还是顺其自然地说吧。当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和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谈到教训时,笔者将隐去他们的真实姓名和单位。也没必要把事故的来龙去脉、命运结局像讲故事一样写得很祥细,点到为止吧。目的吗,我想读者都能理解,是想谈点教训,而并非揭丑取悦。每个部队在作战结束后,都会搞战时总结,但真正总结这些反面的教训,像总结那些成功的战例一样留下文字记载的,恐怕不是很多。笔者抛砖引玉,但愿能看到一些不带恶意的,有关这方面的文字记载。

  首次上战场的人,或者说上战场的部队,士气都比较高。作为上战场的军人,最忌讳、最叫人看不起的是被人认为怕死。常言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兵打仗,保家为国,是军人的天职。即使有些人胆小,心虚,或极个别怕死的人,但在一个群体里,一般都不会流露出来,以免被同乡、战友看不起,日后难以做人。因此,军人在战争动员期间,在群体精神的感染下,显示出非常高昂的勇气。一旦部队接到参战的命令,那些决心书,请战书,血书,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一种表现,而是参战人员在关键时刻忠诚、勇敢、责任、信仰的真正表现。真正在上战场前或在战中临战畏缩,借故逃跑,或自伤的是极个别人。军人在特殊环境中所表现出的那种勇气和胆量,顽强和勇于献身的精神,是常人不能够理解得到的。这种大义凌然的精神和高昂的士气,都得益于我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铁的纪律和平时的养成教育。

 1/5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 相关阅读
  • 为争看美女:1947年国民党空军集体罢飞

      1947年2月的一天,在尚属于国统区的山东济南市,由白杨、陶金主演的新片《八千里路云和月》刚刚在大华电影院公开上映,观者云集,票源紧张,很多人为一时买不到电影票而焦急等待。一位彭姓国军空军中士见在售票窗...

    时间:03-23
  • 真实揭秘:历史上最荒唐的六起军事事件

    1788年俄国和土耳其交战期间,沙皇盟军奥地利军队为了阻止土其耳军队的挺进,事先占领了考兰谢拜希平原(罗马尼亚境内)。这时,来了几个卖朗姆酒的吉卜赛人。...

    时间:03-23
  • 一生不蓄私财,军阀楷模军政巨头段祺瑞

    说起民国元年的军政巨头段祺瑞,也确一个传奇人物。  段祺瑞出身于一个军人家庭,其祖父段佩与刘铭传、张树声、周盛波、周盛传等人既是同乡,又同隶属于李鸿章的淮军体系之下,早年因镇压捻军有功而官居淮军...

    时间:03-23
  • 现役军人告诉你:62中印战争不为人知的成果

       现役军人告诉你62中印战争不为人知的成果  实在是忍不住了。再多说几句,兄弟们各位自认为很聪明的反毛反周的精英们。你们自作聪明的说毛主席无能。周总理无能。  你们拿别的事反吧。拿1962年的中印战争来...

    时间:03-23
  • 鲜为人知:中国在非洲曾经行的一场秘密战争

      1970年,乌干达强人阿明推翻了与中国和坦桑尼亚友好的奥博特政府。因为政变夺权,他为了巩固自己的独裁,在乌干达迅速开始了他的暴政。  奥博特属冷吉族人,阿明大肆屠杀冷吉族人。阿明先在军队杀起,因为他担心...

    时间:03-23
  • 特别有意思的一对:寡妇马英九和烈女金正日

    马英九和金正日,好有一比:  一个寡妇,一个烈女。  特别有意思的一对。  而中国大陆和美国,分别寡妇和烈女门前的两个壮汉。  寡妇,门前是非多,反过来,没有是非的寡妇也算不得好寡妇,所以,马...

    时间:03-23
  • 台空军侦察罗布泊内幕:从泰国起飞空投探测器

      上世纪60年代,随着蘑菇云在罗布泊升起,新中国国防实力的飞跃令西方大感震惊。为掌握中国大陆核计划的进展情况,经美国政府特批,以刺探军情著称的台湾空军第35侦察中队(“黑猫中队”)派出U-2高空侦...

    时间:03-23
  • 松山生人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重大失误分析

    今年二月至三月份,是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作胜利三十一周的纪念时期。作为亲历这场战争的老兵们,我相信:大家都会通过不同形式,不同方式来回忆这场战争。   每当回忆起这场战争的时候,我心...

    时间:03-23
  • 《时代》封面说中国:美国人视角下的中国[组图]

    吴佩孚《时代》封面第一人一个中国军阀的肖像,出现在1924年9月8日美国《时代》杂志的封面上。照片下面有两行说明:"GENERALWU"(吴将军)"BiggestmaninChina"(中国最强者) "基督将军"冯玉祥继吴佩孚、蒋介石...

    时间:03-23
  • 少年达赖的成长内幕:从"转世灵童"走上叛国路

    对于十四世达赖喇嘛,国人只知道他在西藏解放之初热情支持中央政府,后来逐渐动摇,最终逃往印度,近年来又频频策划分裂活动。多年以来,人们对达赖喇嘛的早年岁月所知甚少,直到去年官方媒体披露了一些资料后,他的...

    时间:03-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