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师炮团某连,上阵地的第一天晚上,一名新战士在猫耳洞外担任警戒任务。半夜时分,一名河南籍通讯排长从阵地上查线归来,不小心踩空滑倒。那新战士听到响声,惊惊慌慌的问了一声口令,没待对方回答,就用冲锋枪一梭子打了过去。而那名河南籍通信排长,不知是没听到口令,还是认为遇到了越南特工,也没有回声就一梭子子弹朝放枪的新兵还击了过来。
此时正在猫耳洞里休息的一名湖南籍技师,听到枪声后急忙从猫耳洞里钻出来,问开枪的新兵是怎么回事。那新战士用手指着前面响枪的地方,慌慌张张地说道“有……有特工……”!
技师见新兵如此紧张,一把将那新兵的冲锋枪拿了过来,并顺手抓上几枚手榴弹,借着那个通信排长夜间开枪时的火焰,利用地形地物作掩护,边打边朝那个不断开枪的通信排长冲过去。在接近通信排长十来米时,技师连续向通信排长开枪的地方投了几枚手榴弹。见对方再没还击,估计已被炸死,技师才返回住处等天亮再搜查。
天亮后一看,那个河南籍的通信排长早已被手榴弹炸死在一个洞内。原来,那个通信排长在与技师开枪射击时,边打边进入一个洞内,并在洞口还击。而这名湖南藉技师又是曾参加过七九年作战的老兵,军事技术也可以,可惜当晚打错了对象。后经保卫部门查实,确系误会所至,那技师虽未受军法处置,但因后果严重,当即被撤职作复员处理。
再就是发生在我团类似的一件事。二营某连一个步兵班长,夜间奉令到我团与九十六团结合,执行防敌特工渗透的潜伏任务。班长带一个组在前面走,副班长带一个组在后面作掩护。由于草深林密,夜暗难行,相互距离也拉得很长。当前面的班长走到一个有土坎的地段时,不慎踩滑一块石头,摔下沟去。下滑中,班长打开保险的枪机被树枝挂动,一梭子弹朝后面射了出来。在后面掩护的副班长,以为遇到越军特工袭击,迅速出枪,朝枪响的地方打了过去。踩滑落地的班长立即喊到:“不要开枪,是我的枪走火、、、、”,可已经晚了。班长的话音未落,早被冒失的副班长打来的一梭子弹击中,倒在血泊里,后在送往团卫生队救治途中,因流血过多而死亡。临死前,班长面对痛不欲生的副班长说,都是自己不小心出的事,并请班里战士给团里领导说,不要追究副班长的责任。
多好的战士,就这样去了。如果我们的当事人,遇到上述这些情况,稍微沉得住气,冷静一点,不要惊慌,这样的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三是:为了保险乱埋地雷。
在战场上的人,生生死死的场面见得多了,对枪炮并不害怕,最担心的是地雷。稍有麻痹大意,就会付出血的代价。
从七九年自卫还击作战,到老山的防御作战,中越边境上到底埋了多少地雷,可能没有哪个人,哪个部队能说出一个准确的数字。而在老山防御作战期间,敌我双方为了安全的需要,埋设地雷的密度,恐怕是近代战争中少有的。
通常情况下,作为防守的部队,应在阵地前沿的主要地段埋雷,同时应在地地图上做好标志。但在轮战期间,无论是先期的部队,还是后期的部队,为了防止敌人的偷袭或进攻,都在阵地堑壕四周大量埋设地雷。有的阵地,除了在堑壕、交通壕、便道上可以放心行走外,几乎无路可行。特别是到了晚上,相互之间都不敢轻易走动。
大量埋设的地雷,虽然对防备敌人的进攻、偷袭,确保阵地安全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给部队的出击和执行支援保障任务,带来极大的麻烦。如有的在向前线运送物资弹药时,不小心滑倒,被地雷炸死或炸伤;有的在执行查线任务时,不小心被地雷被炸死或炸伤;有的在抢修和扩展阵地时,不小心被地雷炸死或炸伤;有的在躲避炮弹时不小心被地雷炸死或炸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