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加大阅兵的商洛籍抗战老兵
抗战老兵张坪赴京参加大阅兵李广华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盛大阅兵仪式上,300余名抗战老兵、英烈子女、抗战支前模范组成两个乘车方队,行进在最前面,接受祖国和人民的致…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时间:09-29 -
汤恩伯:中原败绩不堪记 削职蛰居清油河
姚怀亮(一)抗日战争爆发后,曾经做过国民政府行都的洛阳战略地位尤其重要。陇海铁路贯通全市;西有崤函之固,连通关中;东临平汉铁路,连接黄河中下游和江淮流域;北有黄河天险,南接伏牛山脉,是遏…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时间:09-28 -
奔赴抗战前线的白衣兄妹
西北青年抗日前线救护队部分队员 前排右为吕英杰西北青年抗日前线救护队部分队员 后排左起翟碧文 吕英杰 胡秀英●记者 吉文艳 李 敏 在烽火连天的抗日战场上,有这样一对兄妹,他们弃职从军,自愿奔赴前线,出生…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时间:09-28 -
不能忘却的记忆
文/图 肖云 王维62年前,朝鲜战争结束,如今,战火的硝烟已经远去。然而,对88岁的何祥礼老人来说,那段历史在他脑海中永远鲜活。近日,在柞水县西川老街道,何祥礼老人操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向记者讲述了那…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时间:09-21 -
“追寻商洛抗战的遗迹”之二抗战中的商洛支前公路建设
武关民国二十五年初建公路线抗战时期的陕西驿运(资料图片)姚怀亮山西、豫西战事吃紧,商洛军民抢修黑灵、洛箭公路黑灵公路由西荆公路所经的商县黑龙口起,至河南省灵宝县止,民国26年(1937年)豫陕…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时间:09-21 -
组图:九·一八事变海量历史照片曝光
从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32年2月5日哈尔滨沦陷,仅仅4个多月时间,中国东北的大好河山被日军侵占,东北三千万同胞从此沦为亡国奴。1931年9月18日夜10时20分,日本关…
来源:环球网 时间:09-18 -
九一八事变:东方反法西斯第一枪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曲《松花江上》,勾起了多少沉重的过往,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写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是为白山黑水燃起的抗日烽火而歌唱。…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时间:09-18 -
八路军平射迫击炮打碉堡:用高粱秆套炮弹
■ 八路军攻克东团堡 敌后抗战兵法之:山地攻坚 抗日敌后战场上,由于双方在装备、训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军民一般很少主动实施攻坚战,尤其在山地作战中,攻方往往处于不利地位。虽然八路军能凭借山地…
来源:新民晚报 时间:09-16 -
“军人学者”萧克:唯一获过茅盾文学奖荣誉奖开国上将
一九五五年,萧克被授予上将军衔。编者按:7月14日是开国上将萧克单程108周年纪念日。1907年7月14日出生在湖南嘉禾的萧克,容战将、军事教育家和作家于一身。他25岁当军长,27岁率领红六军团先遣西征,拉开…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时间:09-16 -
万众一心 走向复兴
---纪念抗战:中国向世界想说什么?(4)段海波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中国用世界上最落后的武器大刀长矛、杂枪土炮战胜了世界上最强暴的法西斯敌人,实现了民族独立,改写了世界…
来源:丹凤县委农工部 时间:09-11 -
强军固魂 捍卫和平
------纪念抗战:中国向世界想说什么(3)段海波在世人瞩目的阅兵式上,男女混合编组仪仗队新的军姿、新型东风系列导弹武器、无人机令人难忘。在纪念抗战的文艺晚会上,新的抗战情节全景再现,人们在回望…
来源:丹凤县委农工部 时间:09-11 -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纪念抗战:中国向世界想说什么?(2)段海波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千百年来,中华民族能生生不息,不曾为世界上任何一个列强所征服,延续至今,究其…
来源:丹凤县委农工部 时间:09-11 -
抹不掉的抗战记忆
通讯员 马宏涛 记者 马泽平70年前,在日寇铁蹄践踏神州大地,中华民族处于最危险的时候,大批青年走上抗日前线,浴血疆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正义史诗。70年后的今…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时间:09-10 -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纪念抗战:中国向世界想说什么?(1)段海波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年,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隆重纪念抗日战争、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无疑成了影响世界的大事。9月3日,中国纪念…
来源:丹凤县委农工部 时间:09-09 -
永远的抗战老兵
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抗战老战士史保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受阅部队敬礼。岁月如河,可以让许多往事归于沉寂,却无法淹没历史的记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可以…
来源:解放军报 时间:09-06 -
殉职于抗日战场的商洛籍烈士罗锦文
高永平罗锦文,1914年生,洛南县三条岭蟒岭沟人。罗锦文出身贫苦,4岁丧母,跟随四叔生活。艰苦的生活使其性格内向,叔父闲暇时教罗写字习文,9岁能背诵不少唐诗古文。后进福音堂小学读书,为遂父愿…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时间:09-06 -
抗日救亡中的商洛
徐新荣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在抗日救亡运动中,商洛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作出了重要贡献。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我卢沟桥制造事端,全面发起侵华战争。占领东北大片…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时间:09-06 -
珍贵旧照批量曝光:再现开国大典大阅兵
新华网消息:自1949年开国大典以来,中国先后进行了14次国庆阅兵,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一次次阅兵,见证了人民军队质量建设的跨越发展,军制、军服和武器装备的不断变化。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结束后,新华…
来源:新华网 时间:09-01 -
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5 全文完)
陈耀元(1910—1943) 八路军冀南军区第5军分区副司令员罗华明(1915—1943) 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教导团团长周志开(1919—1943) 空军第4航空大队23中队中队长周…
来源:新华社北京 时间:08-24 -
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4)
蒋志英(1902—1941) 浙东沿海台州守备指挥部指挥官韩仁和(1913—1941) 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部参谋兼警卫旅政治委员韩朝新(1919—1941 女) 冀中区妇救会主任…
来源:新华社北京 时间:08-24 -
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3)
于克恭(1907—1940) 八路军东海指挥部指挥兼政治委员马玉仁(1875—1940) 国民革命军陆军鲁苏战区第1路游击司令王丰庆(1907—1940)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独立1团团长王友德(1…
来源:新华社北京 时间:08-24 -
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2)
刘北海(1897—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8军新编10师2旅4团团长刘礼年(1909—1938) 八路军第120师359旅717团政治委员刘阳生( ? —1938)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70军19师57旅114…
来源:新华社北京 时间:08-24 -
民政部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1)
8月24日电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24日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名录按牺牲…
来源:新华社北京 时间:08-24 -
国家公布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和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
8月24日电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民政部发出公告,公布第二批600名著名…
来源:新华社北京 时间:08-24 -
国务院公布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 设施、遗址名录
8月24日电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发出通知,公布第二批10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名录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序如下:北京市赵…
来源:新华社北京 时间:08-24 -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揭露日本残暴罪行
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全面开放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残暴罪行中国军网-军报记者沈阳分社(解放军报记者刘建伟、牛辉,本网特约记者陈立涛、李强)七三一历史遗址依旧弥漫着残暴恐怖气息,晴朗的天空和平鸽轻…
来源: 中国军网-军报记者 时间:08-20 -
卢沟桥的枪声与延安窑洞的灯火
写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柴智省时间回到那个让国人永远难忘的1937年7月7日深夜,蓄谋已久的日本帝国主义故意挑起事端,向我北平良民开枪,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件。从此,日本侵…
来源:商洛日报 - 商洛之窗 时间:08-20 -
(日本侵华战犯笔供)国家档案局发布《日本侵华 战犯笔供选》第九集:下坂清
8月19日电国家档案局19日在其官网发布了《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第九集:下坂清。 根据第九集摘要,据下坂清1954年10月9日笔供,他生于1919年,日本广岛县人。1940年参加侵华战争,1…
来源:新华社北京 时间:08-19 -
抗战胜利后中国为何没在日本驻军?
准备派驻日本的中国占领军第67师在上海集训一参加中国驻日占领军先遣队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向盟军投降。根据《波茨坦公告》的规定:日本投降后,盟国派遣占领军,在日本要地实行占领,监督其解…
来源:羊城晚报 时间:08-19 -
(致敬抗战老兵)抢回轰炸日本的美军飞机 救回 19名美国人——记抗战老兵陈同安
8月19日电(记者赵梦卓)在战场上我从来没有害怕过,能为国家而战,我感到光荣!91岁的抗战老兵陈同安在回首那段难以忘怀的经历时不紧不慢地说道。 立秋时节,记者来到吉林省通化市二…
来源:新华社长春 时间: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