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80年代后期“和平典范”项目的磨练,我国航空技术人员接触了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的航空电子技术与理念。90年代末21世纪初,航空电子工业终于突破了现代化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的技术瓶颈。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我国先后开发出了装备现代脉冲多普勒雷达,具有较好超视距空战能力的歼-8H,歼-8F等机型。随着苏联解体,冷战格局谢幕,我国与外界进行了更广泛的航空技术交流,航空系统开发的第四代雷达制导空空导弹PL-12与航天系统开发的第三代雷达制导空空导弹PL-11在近乎同时期定型并且作为制式武器分别装备了歼-8F与歼-8H等机型。部分老型歼-8B,D飞机也按照相应标准进行了升级,终于获得了较全面的超视距空战能力,提高了装备效能。
如果按歼-8II第01批次装备部队开始计算,在10多年后歼-8B系列才具备了令人满意的超视距空战能力。借屠先生的话说,虽然晚了点,但圆了梦。按较新的歼-8B改型飞机来算,歼-8型飞机还将服役20多年的时间。装备现代化机载火控雷达和第三,四代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与红外格斗导弹的歼-8B改型飞机将为国土防空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歼-8飞机获得较完善空战能力的时候,作为二代机平台的歼-8已然走向暮年,此时我国已经开始了第四代战机的研制。这点上,歼-10是非常幸运的,歼-10飞机平台的开发时间基本与机载电子设备,武器系统的开发同步。这对大陆军事航空工业来说是个好兆头:可以预见,我国未来航空电子技术的发展不会拖飞机战斗力的后腿,而是超前发展。
注:处于早期水平的机载火控系统计算能力较弱,只能比较好的计算“直线碰撞”情况,故对高机动性目标的攻击命中率会有较大下降。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进步,机载火控系统在计算中能充分考虑目标机动的情况,使雷达制导空空导弹从“拦射导弹”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超视距空战武器。故文中涉及歼-8B型机采用208雷达发射Aspide导弹时都保守地采用了“拦射”等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