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特点人鬼杂处、魔道并存的文学世界
人鬼杂处、魔道并存的复杂世界,是我们很容易从贾平凹作品中辨认出的特点。在杨辉看来,“在贾平凹的文学世界,人以及社会存在的复杂多元,体现在对人的意识之外的‘潜意识’世界的开掘和书写。贾平凹努力书写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体无意识’,那里有我们关于世界存在以及人在世界上的位置,人与生活世界交往的方式的独特思考。这些精神向度,是千百年来国人赖以调整自我与生活世界的紧张关系的独特方式。”
●散文创作梳理
穆涛:散文也是贾平凹的主业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这段话摘自贾平凹的《丑石》。
当大家将关注的目光放在贾平凹的小说上的时候,也许恰恰忽略了,贾平凹作品中陪伴过很多读者的散文作品。作为贾平凹在《美文》杂志的同事,穆涛对于贾平凹的散文有着比较深入的研读。1992年《美文》杂志创刊时,贾平凹作为主编提出了“大散文”写作主张,穆涛说,“大散文”主张是从散文原理层面提出的,不仅仅是写作技法。“大和美这两个字,可以用孟子那句话解释,‘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这一主张当年提出时,文学界是有过争论的,但现在已被广泛接受。穆涛说,1961年,著名学者肖云儒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形散神不散》,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散文写作。从“形散神不散”到“大散文”,散文创作观念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深入。“陕西的文学人给中国当代文学的贡献在散文上是非常大的,既有作品,更重要的还在于有理论主张。”
“贾平凹的散文成就是和小说并行的”。穆涛说:“有些作家主要写小说,闲下来写些散文。他不是,散文也是他的主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