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鸡和猫头鹰虽然是邻居,但是它们一个白天活动,一个晚上活动,互相都见不到,公鸡给猫头鹰写信说:‘明天你来我们家玩吧’。结果他们一个是白天苦等,一个是晚上苦等……”六一节的前夕,生动的阅读课正在安康市汉滨区八庙小学上演,全校30个学生一排排整齐地坐在校园里围着志愿者,眼睛齐刷刷地看著书中名叫《猫头小鹰》的图画书,背后的大树冠静悄悄地遮挡着微微刺眼的阳光。
这节课的主题是“我和我的朋友”,故事讲完以后,老师给孩子布置了任务:如果你是猫头鹰你要怎么给公鸡回信?你们会送什么礼物给对方?“我抓到了最美味的老虎放在你家门口了,希望你会喜欢”……顿时,孩子们七嘴八舌各式各样的回信已经有了。
“我们希望所有的乡村学校都可以成为一个让孩子喜欢读书的地方。”怀揣着这个愿望,从2009年开始,纯山教育基金会发起了“乡村图书馆与阅读推广”项目,“我们和学校合作的时候会告诉他们,我们是和你们一起建立一个让学生喜欢读书的地方,一起建立需要学校、捐赠人和纯山的共同努力,目的就是让孩子们有机会看到好看的书。对我们合作的学校,唯一的要求就是开放,对所有的孩子们随时开放。”纯山教育基金会的乡村图书馆项目负责人郑凯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每个学期开学的3月和9月份,纯山会为阅读志愿者“悦读船长”们提供3小时的课程带领沙龙,帮助每个人做好充分的准备。到每年的4月和10月阅读课程项目正式启动,阅读志愿者们会到当地学校进行为期三天的教学,设计并带领符合当地孩子兴趣及能力的阅读课程,给孩子们讲故事,传递对于阅读和学习的热爱。
山阳县陈家湾小学四年级学生陈婷告诉记者:“村里有一些去县城上学的同学,他们有的有手机也有机会上网,每次回来我都会去听他们讲新鲜事,觉得很‘洋气’。从这群志愿者老师来了以后,他们给我打开了一扇看向外面世界的窗口,我几乎看完了图书角的所有书,现在再和在县城上学的小伙伴聊天的时候就不会什么都感觉新鲜了。我知道的比他们都多了。”说到这儿陈婷开心地笑起来。
该校陈校长表示,“从图书角建起来以后,学校基本上没有学生们打架了,课间都争着看书,学生们爱学习了,我们都很欣慰。”三年级学生王红的奶奶高兴地说,“孩子以前很内向不爱跟其他小朋友玩也不爱和大人说话,自从学校有西安老师来过几次以后,她回家后总有讲不完的话,给我看老师给她送的新本子、新彩笔,拿着故事书见着谁都要讲上一段,村里的孩子们之间也会互相交换著书看。”
“我接触孩子们的机会多,也一直注意收集相关的数据,比如通过借阅记录分析哪一类书最受欢迎,哪一本借的最多,也会看哪本书翻得最多,问孩子们最喜欢哪本书。在下一次更新书目或者给另一所学校购买读书的时候就会更有经验。”郑凯介绍说。
这种以班级图书角和学校阅览室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活动,截至2014年底,已和蓝田、商洛、安康、周至等28所陕西的乡村小学达成合作,使4000多名乡村儿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该项目获得了国家新闻发展总署2010年全民阅读推广白皮书的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