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 为民营经济破“枷”清“障”
近年来,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在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简化行政审批、鼓励科技创新以及融资、减负等各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措施。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虽有了极大改善,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现象,成为制约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顽疾。如一些领域名义上对民营企业实施“非禁即入”,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民营企业仍然在吃“哑巴亏”,遭受着各种变相的准入障碍,各种“民企歧视”……
“我们要转变观念,再转变观念”,作为提供创业服务的政府部门,从去年至今,省人社厅一直强调角色的转换。省人社厅厅长翟四虎表示,过去,在创业促就业工作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经常处理不好,导致政策措施浮在面上,出现“两张皮”现象。去年以来,我省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理念、载体、机制和担当能力,政府工作人员转换角色,眼睛向下,主动和市场对接,积极破解创业带动就业出现的难题。
一系列适应经济新常态主动和市场对接的有力举措,激发了我省民营经济投入创业的巨大热情。陕西丹尼尔企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国庆、陕西超群医药集团总裁徐社会等民营企业家纷纷表示,要加入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中来。最近,西安外事学院为“鱼化龙大学生创业基金”追加了300万元。
省委书记赵正永在省工商联成立60周年大会上说,当前,世界经济正在深刻调整,我国经济保持总体稳定、但面临挑战不断增多,陕西发展多年来形成的追赶超越的态势遇到了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在这个时候,进一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既是我省加快建设“三个陕西”的需要,也是保持追赶超越发展特征的需要。
“又踏层峰望眼开,且待佳令破晓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爬坡过坎、攻坚转型的关键时期。凝聚全省上下的智慧力量,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重要作用,不断巩固民营经济在我省经济中的地位,我省民营经济将会不断做大规模、做优做强,释放出更加强劲的发展活力和潜力。(王向华 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