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3日上午,在盛大的阅兵活动中,来自青藏兵站某团的商洛汉子陈冲站在了天安门广场上,用自己手中的小号跟随战友为祖国献曲。
站在天安门前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今年32岁的陈冲,是商洛市商州区和平村9组人,入伍15年的他是第二次参加阅兵。9月4日早晨,陈冲向华商报记者介绍,早在今年4月份,他们就开始为9月3日这一天做准备,从部队选人到去西安集训和来北京长达90多天的训练,他们不分昼夜在练习,虽然有休息时间,可是为了能做到更好,他们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来加练。
陈冲说,9月3日阅兵当天,他们凌晨4:20起床,5:20乐器准备就绪,从上午9点到阅兵结束,他们没有时间休息。自进入天安门广场的那一刻,他的心情就无比激动。特别是阅兵开始,听着“咚、咚、咚”铿锵有力的步伐声,看着战士们一个个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走来,看到那些老兵从眼前经过,他感觉和这些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老兵相比,他们训练时受的苦都是值得的。
9月3日,陈冲在自己的微信中写道“44次全团排练,32次大声部合练,8次全要素合练,4次天安门合练……92天前,我们曾在国旗下宣誓,今天,是兑现誓词的时候了!三军将士最强音,准备就绪!向胜利前进!!!”陈冲说,这段话被战友们陆续转发在朋友圈中,既是他们训练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当兵人最为骄傲的时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参加过两次阅兵感触不一样
提起阅兵,陈冲说自己很幸运,因为自己是商洛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娃,能参加两次阅兵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事情。他为他是商洛人感到骄傲。
陈冲回忆他第一次参加阅兵当时是2009年,他们部队很多人都想去,可惜训练是残酷的,淘汰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最终在自己不懈努力下终于如愿以偿。当站到天安门广场,跟自己的战友一起演奏的那一刻,那种军人的骄傲和自豪是之前从未有过的。只是,那次参加阅兵时父亲生病了,心中对家人的愧疚多了几分。
这次参加阅兵,陈冲的感触与上一次有些不一样。他说,从个人来说没有了第一次的好奇,没有了第一次那种对家人的愧疚,内心却多了一份骄傲,对祖国能举行这么大的庆典感到自豪。从阅兵意义上来说,第一次是国庆阅兵,这一次是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并且有那么多国外部队参加阅兵,这不仅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一个胜利者对世界和平的美好追求。 (陈丹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