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公安机关应“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要‘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
孟建柱提出的“零容忍”和“零懈怠”令黔东南州公安局长王家黔想到2008年发生在黔东南州瓮安事件的教训。他说:“直至今日,依然如芒在背。”
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讲的如何预防处置突发事件的课程中,就拿瓮安事件做了案例分析。黄明讲道:瓮安事件反应迟缓,小事拖大,暴露了基层工作的20多个问题。
“小事不放,小案不放”,这是王家黔这节课后受的最大的启发。
他说,提前发现和预见矛盾,并将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方能避免矛盾激化并引发恶性事件。而这就需要公安局长把老百姓的小事当大事来抓,即所谓的“零容忍”和“零懈怠”。
衡晓帆称,培训中老师们剖析了近年来一些恶性事件,教训都是最初由小问题引发,“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如果我们的民警、领导,多点耐心多点责任感,事情可能就解决了,恶性事件就会减少了。”衡晓帆总结听课心得时称。
周军说,他在实践中也发现,群众的公民意识比以往增强很多,许多人都会主动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令基层工作中遇到“小事”的几率越来越多。
去年六月份宜兴发生一起绑架案件,周军刚一到现场,就有老百姓拉着他反映社区安全防范问题,并要求他负责解决。
“老百姓能有多少大事?电动车被偷都是个大事。”周军说。在基层工作中,这类小事多而杂,但部分警察却更看重大案要案,立功嘉奖。结果,一些邻里间的小事没处理好反而会酿成重大的刑事案件乃至恶性事件。
这次培训中,周军明显感受到公安部对基层警民关系工作的重视;在和其他局长们的交流中,周军也发现许多局长对于小案子的关注程度都比前几年提高很多。
“怎样解决老百姓最迫切需要的‘小事’,已经成了局长们头脑中的‘大事’。”周军说。
新模式:“脚板加网络”
江苏常州公安局分享警务模式,交流在网上,落实问题在脚板上。这令基层民警能及时掌握社区动态,并迅速做出回应
首批培训的四百多位公安局局长,来自全国各地。他们聚到一起,总离不开业务探讨。在各地公安局经验的交流中,给江西省九江县公安局局长李彤印象最深的是江苏省常州市公安局自创的“脚板加网络”警务模式。
6月30日下午,公安部安排常州市公安局作了一场基层基础工作报告会,介绍经验。
在“脚板加网络”警务模式下,常州市公安局民警在进驻社区、村镇的同时,也在互联网上与群众互动交流:通过网上办事大厅、片警微博、社区治安QQ群实时和群众互动。
即“交流在网上,落实问题在脚板上。”这令基层民警能及时掌握社区动态,并迅速做出回应,从而赢得群众的赞扬。
听了常州市公安局的介绍后,李彤意识到九江县公安局在“网络”模式上做得不够。常州经验中,“信息化与民生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无缝交流,值得借鉴。”
李彤决定回去后就将此项模式引入九江县的警务工作。于是一下课,他就去找常州报告团成员,邀请他们有空到九江给基层民警作报告。
但相较于其他局长,信息化建设对王家黔来说是一大难点,因为整个黔东南州仅有网警一百人左右,当地绝大部分民警都没有掌握与网民沟通的技巧。截至目前,黔东南州公安局还未开通微博,甚至连媒体对黔东南州警务工作有哪些报道,局里都不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