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应否采取行动的正式表决
《主席的说明》第19段提及“委员会对关于建议草案中与南九州帕劳洋脊区块有关的内容采取行动的提案进行表决。该提案没有得到三分之二多数票的支持”。由此可见,第二次表决的提案内容是“委员会应该对关于建议草案中与南九州帕劳洋脊区块有关的内容采取行动”。第一次表决已经确定了这一问题属于实质事项,因此,该提案若要获得通过必须有三分之二多数票的支持。表决结果是,参加会议的16位委员中,有5人支持该提案,8人反对该提案,另有3人弃权。这一表决结果表明多数委员都不支持委员会对KPR区块采取行动,这也从侧面说明日本媒体关于委员会认可了冲之鸟礁为岛屿的报道纯属无稽之谈。
三、29届会议决定的重要意义
第29届会议决定为委员会对KPR部分区块采取行动提出了非常严格的先决条件,是在第24届会议决定基础上的重大进步。对比上述两届会议关于冲之鸟礁相关部分决定的核心内容,可以发现它们在逻辑上是类似的:(1)两个决定都明确指出暂不采取行动;(2)两个决定都明确提出了以后采取行动的条件。所不同的是,24届会议决定关于以后采取行动的条件是非常宽松的,而29届会议决定的条件却是非常明确且严格的。第24届会议关于以后采取行动的条件是 “直至委员会决定这样做”。也就是说,是否采取行动取决于委员会本身,只要委员会愿意,它就可以对相关区块做出建议。29届会议决定关于以后采取行动的条件是:在中日韩三国照会中提及的问题得到解决。中日韩三国照会中所提及的事项有若干,其中核心是关于冲之鸟礁法律地位的不同认识。也就是说,只有在冲之鸟礁属岛属礁的问题得到解决后,委员会才能就KPR区块采取进一步行动。
若通过某种被广泛认可的程序认定冲之鸟礁是礁,则委员会可直接否定KPR区块;若认可冲之鸟礁是岛屿,则委员会可根据小组委员会审议的结果,对KPR区块做出建议。目前看,无论是《公约》相关规定,还是学术界主流观点,还是相关国际实践,都不支持冲之鸟礁是岛屿。因此,委员会的决定基本上打消了日本“指礁为岛”,企图利用外大陆架问题强化其冲之鸟礁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的如意算盘。
总的来说,委员会第29届会议的决定是对沿海国过度扩展大陆架的有力打击,有利于维护全人类的国际海底区域利益,有利于维护《公约》制度的严肃性和海洋正义,并将对世界海洋划界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日本划界案建议执行摘要”解读
一、关于KPR区块结论
建议摘要一般分为六部分内容,依次分别是“基本情况”、“划界案的组成部分”、 “划界案审议的基本原则”、“各区块的建议”、“图件”和“附件”。其中,前四部分内容一般使用格式化的语言描述,且各建议摘要的这几部分内容基本类似。“各区块的建议”和“图件”两部分是建议摘要的核心内容。委员会的审议结论主要体现在这两部分内容中。
“各区块的建议”根据划界案所主张的外大陆架区块,逐区块给出结论。以日本划界案建议摘要为例,日本一共主张了7个外大陆架区块,日划界案建议摘要的“各区块的建议”是分7个区块分别描述委员会对该区块的审议结论。
通常,“各区块的建议”关于各区块的内容结构是相同的,分别包括“区块所在区域地质地理概况”、“陆块的自然延伸及其外大陆架的权利”、“坡脚点的确定”、“大陆边外缘的确定”、“大陆架外部界限的确定”等5项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