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陈某、柯良等一帮"大忽悠"成立"香港伟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出3600万元"欲整体"收购"桂林市某房地产公司山庄作会所使用为由,"邀请"桂林市某房地产公司总经理到广州,然后采取"抽老千"的方式赌博,致使该总经理"输掉"800万元
廖一平《法治周末》记者陈磊
涉嫌诈骗200万元的陈某等人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被告人席上,听着公诉人的指控。
桂林市人民检察院指控陈某等人涉嫌诈骗罪。
"香港总裁"这样诞生
随着案件的开庭审理,始于4年半以前的诈骗案情被逐渐剥开。
现年50岁的陈某是广东省江门市人,他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且无业,但他却脑瓜子灵活,能说会道。
初中毕业后,陈某就在江门市东游西逛,认识了一些"老友".人到中年之后,陈某从江门逛到广州市等地,认识了更多"老友". "柯良",广东省佛山人,长得魁梧有型,口才好,很有老板派头;"柯泉",广东省深圳人,自称是我国澳门一家娱乐公司的经理;"柯柱",香港人,能说会道;肖松,重庆人,无业。
2005年11月的一天,他们在广州又聚在一起,天南地北地侃起来。
其间,柯良提出,小打小闹,骗吃骗喝不能发财,要发财,还要包装一下自己,比如成立公司,冒充大老板行骗,别人就会几十万元、上百万元地"给"他们。
"听说成立'公司'要很多钱,注册资金就是几十万元,我们又没有钱!"有人提出疑问。
"广州有中介帮人成立'皮包公司',不用注册资金,到香港那边搞个公司,只要几千元中介费就可以了。"柯良出"点子". 2005年年底,陈某化名"周志勇",与柯良等人通过广州一家中介公司,交了7000元人民币作手续费,请人在香港注册了"伟联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股东的名字为"周志勇"、柯良等三人。
他们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还煞费心思印刷诱人的名片。
陈某印有"伟联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总裁兼行政总裁名片,还印了另一张名为"加拿大华人商会副会长"的名片。柯良印了一张"伟联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拓展部经理名片。
他们为了证明是有"实力"的公司,还请别人在互联网上设计了"伟联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网站。
就这样,一个"香港大公司"、"总裁"、"经理"诞生了!
诱饵"3600万"抛向桂林
转眼到了2007年11月初,陈某等人为发财决定在桂林市发展"业务"."桂林市是旅游名城,在那儿找个大公司搞钱没问题"!
去桂林之前,柯良先在互联网上搜索桂林市各房地产公司网址,并把有实力的公司的电话号码抄录下来。
搜索中,柯良发现桂林市某房地产公司正准备出售位于桂林市西郊新区的一处山庄,于是,便决定把目标定在这家公司身上。
11月中旬,柯良带上"伟联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拓展部经理"的名片,赶到桂林,与桂林市某房地产公司办公室联系,抛出诱饵。
他声称自己是伟联国际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拓展部柯良经理,准备在桂林市搞一个集娱乐、餐饮、休闲的会所,该山庄正好符合公司的要求,打算整体购买。
桂林市某房地产公司考虑之后,同意柯良到公司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