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与法  »  法语闲说

阅读立法,规定内容不如营造环境

阅读立法,规定内容不如营造环境

2013-08-21 09:33:15

来源:广州日报

阅读立法,规定内容不如营造环境

  近日,与上海书展、南国书香节等活动一起进入大众视野的,是全民阅读立法的新闻。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宣布,《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将在年底形成较成熟方案提交国务院。此消息一出,马上有两派对立的声音出现。赞同者认为,阅读立法可以起到倡导意义,国外也已有许多先例;怀疑者认为,阅读涉及私人兴趣,不能靠法律强制。更有人提出,中国人并不是不爱读书,不想读书,而是目前环境,难以让人们安静下来读一些“无用”的书。通过立法,国人阅读量便可提高?如果立法既成事实,又该从何入手? 文/本报驻上海记者 李媛

  现状

  不是读书少,是读“无用书”少

  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115位政协委员联名签署《关于制定实施国家全民阅读战略的提案》,建议政府立法保障阅读、设立专门机构推动阅读。产生这一提案的背景,是我国近年国民图书阅读量不尽如人意。

  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77.0%,比2011年的78.6%下降了1.6个百分点。而国际上也有阅读统计表明中国人阅读量遥遥落后于大多数国家。

  然而,倘若换一个角度考量,恐怕又难以得出“中国人不读书”的结论。如果把教科书、参考书、工具书等等实用书籍或资料算在内,把从网络、社交工具、电子设备上获得的信息也算在内,恐怕不少认为自己阅读量不多的国人,也能跻身“读书人”的行列。于是,这就提出一个问题:促进全民阅读,是要促进阅读哪些书?

  知名书评人止庵向记者表示,读书是要读什么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读书分两种,一种是功利性读书,教材、参考书都属于这种,这种阅读其实我们从来没少过。还有一种是非功利性读书,读的是无用书,不会马上给你带来好处,不会让你的身份职业有立刻的变化,但它对一个人的素质潜移默化,对精神世界施加影响,让一个人变得有趣、有品位、有文化、有见识。”

  由此可见,我们往往并不缺少功利性的阅读,在许多人生活中缺席的,是那些并不能直接带来什么“好处”的非功利性阅读。

  政府

  更应明确自身的倡导责任

  “阅读是一种兴趣、一种爱好,可以培养,但不能强迫,从这一点上说,立法不太靠谱。”知名书评人止庵告诉记者。这也是许多人对将阅读这种“私生活”进行立法感到不解的原因。

  上海普若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冬松向记者表示:“阅读立法有其必要性。但立法内容不能侧重于规定公民的阅读行为,因为如何阅读是公民的个人自由。”阅读立法更应让人们知道读书的重要性,提高阅读的积极性。

  其次,阅读立法更应为国民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目前,一方面我国国民的图书阅读量落后于许多国家;另一方面,我国的公共阅读资源和设施数量也远未达到理想状态。国家图书馆馆长周和平主编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2012》显示,2012年,中国共有县级以上独立建制的公共图书馆3076个,而截至2011年底,中国平均每44万人才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每3201平方公里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人均拥有图书量仅为0.52册。

  “阅读立法的主要内容不应是规范个人行为,而是明确政府的责任,要尽量对公权力提供公共产品进行规范。比如说如何加强图书馆建设、给予民营书店税收优惠、对创作人进行个税减免、书籍交易方面的税收减免等等。政府也应设立一些相应的基金,比如通过一些民间组织,去做一些促进阅读的事。重在倡导,而非强制。” 李冬松表示。

  阅读立法

  并非中国特色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教育改革法案

  (2002年)

  要求全国所有三到八年级学生每年必须接受各州政府的阅读统考,所有学校必须在2012年内使阅读与达标的学生达到100%。

  韩国:《读书文化振兴法》(2007年)

  指定文化体育观光部为国民阅读推广的官方机构,并成立读书振兴委员会,每五年制定一份读书文化振兴基本计划。

  日本: 《文字印刷文化振兴法案》(2005年)

  明确国家与地方要增建公立图书馆,充实学校图书馆馆藏,设定日本读书周,构筑全民读书氛围。

  俄罗斯:《民族阅读大纲》(2012年)

  要求在出版、运输和传播儿童书籍方面提供国家保护措施;支持和激励作家为儿童青少年创作图书等。

  困难

  培养成年人阅读习惯不是易事

  无论阅读立法从哪个方面入手,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培养全民的阅读习惯。知名书评人止庵认为,阅读习惯的培养要从小学、初中阶段抓起。一个人少年时期的习惯养成来自家长和老师两个方面,老师先成为读书人,进而影响学生,大有裨益。“学校可以要求读课外书作为考核内容。”不过,他也担心,一旦个人阅读变成强制,就会变味。同时,李冬松也肯定教师在孩子阅读习惯上的作用,但在选择阅读内容上,还是要充分尊重个人兴趣。

  对此,止庵则不免悲观,他表示,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要从无到有地培养出阅读习惯并非易事,“这些年来,我见过从热衷读书变成不怎么读书的,还没见过从不读书变成热衷读书的。”但是,他认为不能放弃培养成人的阅读习惯。“这些年,我们政府也做了不少事,举办了许多读书的活动,这些活动真正起到的效果,其实是让那些有阅读习惯的人保留住兴趣。而对那些不读书的成年人,虽然困难,也不是全无办法,可以从推荐一些消闲的周末读物入手,吸引他们的兴趣。”

  事实上,实现全民阅读的目标未必没有希望。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还有一组数字值得关注,我国国民对当地举办全民阅读活动的呼声较高,而农村居民的期望程度要高于城镇居民。2012年有69.2%的18—70周岁国民认为有关部门应当举办读书活动或读书节,其中,城市居民认为当地有关部门应该举办阅读活动的比例为65.6%,农村居民中这一比例高达73.2%。或许,全民阅读不是梦,只是缺了让梦想发芽的温床。

  培养阅读兴趣

  从改革语文教育开始

  练洪洋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细节尚未公之于众,不知其着力点在哪。要是针对成年人,我看还是省省吧。成年人阅读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出自个人发展需要(如从事文化,从事文化、教育、科研等职业的人),或个人兴趣爱好,于这些人,不立法他们也会自觉阅读;另一端,从未养成、保持阅读习惯,于这些人,即使阅读立法也无济于事。窃以为,对于阅读习惯的培养,还是要从小抓起。

  这种判断基于下面两点,其一,孩提时期是塑造人生的特殊时期,这个时期如能阅读到很好的作品,获得美的体验,将会终其一生,对世界的感受也会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其二,据国外专家的观点,如果一个人在13岁到15岁之前还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和对书籍的感情,那么他日后就很难再养成阅读习惯,阅读那扇大门就可能永远对他关闭。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94年)中关于“公共图书馆的使命”开门见山,第一点就是“养成并强化儿童早期的阅读习惯。”

  正因如此,许多国家特别重视对儿童阅读习惯的培养。譬如美国政府于1995年推出“儿童读写运动”,将美国儿童早期阅读能力培养制度化;英国的“阅读起跑线”计划,免费为每个儿童提供市值60英镑的资料,根据儿童成长的实际需要,分年龄段以不同的方式分发……推动全民阅读,要将更多注意力、精力放在孩子身上,通过立法推动公共财政的投入,为孩子提供更优越、更自由的阅读空间。尤其是像西部这些经济落后地区,政府要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免费服务。

  在我国,语文教学常常因陷入应试教育而被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反观国外,学生大量阅读外书籍,并不完全为了考试,多半是兴趣所致,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量,还培养了他们的阅读习惯。

  可见,只有从制度上改革语文教育,才能让语文、阅读回归其优美的本质。

  《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主要推动:

  1、亟待改善的未成年人阅读状况。

  2、不均衡的国民阅读公共资源。

  3、引导扶持良莠不齐的阅读内容。

  4、缺乏规划、保障、经费的全民阅读工作。

  • 相关阅读
  • 公车改革应以“成效”论英雄

      新闻背景:广东省广州市给该市党政机关8491台公车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和用车人身份识别设备,监控行车轨迹。今年6月,广州市公车月行驶里程比车改前减少了45%,已连续两个月出现公车“零私用”(据8月13日...

    时间:08-21
  • 公共场所应保护个人隐私

      “公共”与“隐私”似乎对立抵牾,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场所无隐私可言,一个人选择置身于公共场所,也不等于其放弃了隐私权。  公共场所一般是不特定第三人均可出入的社会场所,这就决定公...

    时间:08-21
  • 最牛违建,岂容特权伤害法治公平

      连日来,媒体对北京市海淀区人济山庄B栋楼顶天台上一处“空中花园”式违建别墅进行了曝光。这座明显属于违法建设的“花果山”,从开建至今已有六年之久,它以一种颇为耸动和夸张的姿态屹立在...

    时间:08-21
  • “不曝光则无法治”要比摔婴更恐怖

      北京摔女童案近日出现河南林州版。据报道,一从警近30年的民警,酗酒后突然抢走街上一男子怀里7月大的女婴,举过头顶后猛摔在地。事件发生一个月后,涉事民警除遭到关禁闭15天的警务纪律处罚外,没受到任何法律制裁。媒体曝光后,当地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受伤儿童由专人陪同赴京进一步检查,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当事警察郭增喜依法刑拘。...

    时间:08-21
  • 有底气才能处变不惊游刃有余

      司法裁判能否“挺直脊梁”,不向“闹访”等法外因素低头,仅有撑腰打气的“尚方宝剑”还不够,还需在司法过程中不断夯实自身的“底气”,做到“打铁先得自身硬”。...

    时间:08-21
  • “尿歪罚百元” 法深无善治

      第三只眼  深圳规定,对便器外便溺等公厕不文明行为,将处以罚款。如何认定是故意还是不慎?又由谁来执法呢?  《深圳市公共厕所管理办法》已出台并将从9月1日起实施,规定对于在公厕内乱涂乱画、吸烟、吐痰...

    时间:08-21
  • 抓女高管易 抓外逃贪官也不难

      公安部8月19日晚通报,在我驻斐济使馆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警方与斐济执法部门通力合作,日前在斐济成功抓获涉嫌经济犯罪的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怡,并于8月19日晚将陈押解回国(8月20日《新京报》)。...

    时间:08-21
  • 初恋女友约宾馆相会 男子趁对方熟睡后行窃被抓

      当10年前的初恋女友约你前去宾馆相会,而你又已有女朋友,你会怎么办?可能每个人选择不同。而璧山县一年轻男子陈龙的选择,堪称“奇葩”,他不仅欣然赴会,并趁初恋女友熟睡后行窃,盗走现金1600元及价值3000余元的白金首饰。近日,该男子被重庆璧山警方执行逮捕。 ...

    时间:08-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