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洛人  »  商洛人新闻

彩云之南的商洛人

彩云之南的商洛人

2011-06-09 09:06:55

  本网讯 (记者 唐淑君) 杜建民在云南很有名气,记者多方联系,远程对他进行了采访。

  杜建民是我市山阳县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云南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昆明市滇池书画院院长。1987年,作品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青书展并入选。1990年8月,在云南省美术馆举办杜建民书画个人展。2000年,出版个人书法专集。2004年,入选中国书法百杰人物。今年8月,云南省文联将在中国美术馆主办杜建民书法展。

  商洛文化独具特色,承秦文化之刚阳,又蓄楚文化之柔美,历史上也是人才辈出的地方。杜建民生长其间,从小就饱受濡染,和书画艺术结下不解之缘。虽然后来从军于云贵,并最后转业落户于昆明,从部队到地方,没有改变他对艺术的热爱。即使是工作再忙,总不忘忙里偷闲写上几笔字,或者撇几叶兰草,并不忘及时向当地的书画界前辈老师请教。经过长期的磨砺,杜建民终于以其独特的艺术造诣崛起于滇中,同时在全国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作为一个商洛农民的儿子,他的这一切全部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得来,这其中的甘苦,则难为外人道也。

  杜建民学书的道路,和同时代许多人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也是由唐楷入手。当时学习资料异常匮乏,每获得一本字帖,都奉为至宝,心摹手追。颜真卿、柳公权等唐代书法大师的名帖,都做过仔细深入的临摹。在书法艺术上,杜建民在篆书上下的工夫极深。在当代来说,能专攻篆书的人是不多的。杜建民在篆书上首先写的是小篆,笔法干净利落,篆法规范。杜建民写小篆,虽然显得有些老实规矩,但走的却是一条正道。他从秦人《驿山碑》入手,旁采秦诏版以纵逸其笔势,再上窥甲骨金文,最终形成朴茂的艺术特色。杜建民写甲骨则特别重视书写的趣味,因为甲骨文是契刻于龟甲兽骨之上,线条略显单调,而杜建民却以轻松的笔调为之,墨的枯湿变化很微妙,体现了他对刻与写、刚与柔等诸种对立因素的良好调控能力。

  从艺术风格上说,杜建民的书法以古厚朴茂为追求,这在当代书坛来说比较稀见。当代书法的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书法热至今,时风也几经更替,在各类展览中,也明显感受到大家追求时风浮躁。而这里面夹着的利益,更是使得许多人在追逐风气中不可自拔,渐渐成“逐臭之徒”,这亦不可不谓书法界的一种悲哀。在这样的风气中,杜建民显得有些寂寞,他的艺术求古朴,却很难与同样取法碑学篆隶资源的“流行书风”挂上干系,更与追求华丽精巧的所谓“新帖学”无涉。然而回顾历史,能在艺术上有所成的,却又往往是不追时风,能耐得住寂寞的人。这种寂寞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坚守,杜建民正是如此。他专攻甲骨金文,力求在上古三代的艺术资源中寻求与自己心性相契合的东西,抒写自己的性情与哀乐。他的书法充满刚正之骨,雄强之力,却不蹈险怪,归于平正醇厚,这样的东西在当代虽然少见,却深符中国传统文化对书法艺术的认识。

  杜建民受其民间艺人父亲的影响,自幼喜欢书画,曾多次参加县里组织的书法展览,其作品受到老师和社会的好评。1974年参军入伍,训练之余的大部分时间他都在部队为他提供的4平方米的楼梯间度过,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成就了一个部队小有名气的年轻书家。随后,几十年如一日,书法成就斐然。

  杜建民学书,上溯金甲、战国古文、精研“二李”小篆,遍取《张迁碑》、《礼器碑》,广习魏晋诸帖,涉猎唐楷诸体,以“二王”、怀素、米芾为路,下及沈尹默、于右任等名家,同时得到云南当代书法大家郭伟的点拨,打下了十分深厚的传统功底和创作功底。他融汇各家之长,字字书源名宗,笔底生花。他非常注重字的美感与飘逸,潜心在字的结构上下工夫,根据字的特点进行艺术加工,该放则放,该收即收,造法自然,中规中矩,形成了和谐生动的个体形象。

  在他的许多书法作品中,经常不经意间透出商洛人的豪放与激烈,那厚重的土地与扎实的传统积淀也分外明显。在有意无意间,却不失云南名碑的风范,处处荡漾着的是飘逸与坚毅。其篆书以小篆结合籀文,字体严谨,笔势舒展,古朴近真,气势宏大,独具风格。在他的许多中国画作品中,那一山一水、一花一草,虽笔墨不多,却给人以清新自然和谐,吸天地之灵气,集万物以大观的气势。人们在欣赏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时,都会自然而然地被他的意境所折服,被他的灵动所感染,被他的心情所渗透。

  对于今天的书法家来说,造型意识的觉醒是衡量一个书家是否具备创作能力的重要标准。和传统的书法相比,现代书法更强调造型趣味和视觉效果,展厅书法所带来的这种形式要求,使得书法家不得不从绘画等其他视觉艺术领域去寻求可资借鉴的造型资源。而杜建民所选择的是从古老的书法文字中去探索和拓展汉字形体的可塑性,这或许是一条更合乎书法本体要求的书法创作之路。

  2008年9月,杜建民进入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学习。这个班是沈鹏先生在国家画院招收的第二届学员,是精英班的延续。进入这个班的很多都是全国各地很有影响的书法家,许多在全国大展上拿过大奖,不论在书法艺术还是在理论修养上,这个班里有很多高手,可谓荟萃了一时俊杰。杜建民在这个班学习研修,受到了沈鹏、曾来德等老师的指导,同时在同学那里也学到很多东西,眼界也大开,两年多来,杜建民的书法艺术更上了一层楼。

  • 相关阅读
  • 商洛人发型不落后 适合很重要

       本网讯(记者 崔旭红) 近日,老听一些朋友说想去做做头发,可就是不知道最近流行什么样的发型?  有的朋友就说,咱商洛人还流行什么发型,你也不看看咱商洛有多落后!  于是,记者就此采访了商州区...

    时间:12-15
  • 商洛人口普查准备工作就绪 11月1日正式入户登记

    本网讯 我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准备工作就绪,11月1日正式入户登记。根据国家普查制度安排,全国人口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在逢“0”的年份开展,2010年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时间:10-29
  • 全球范围内寻找在外商洛人

    商洛之窗自2010年7月1日改版以来,一直在寻找在外工作、生活的商洛人,饱受沧桑,历尽艰辛,在这里您能找到家乡的味道,能找到和您一样在外打拼的朋友……...

    时间:09-21
  • 商洛人孟祥辉从三万元打拼到三百万

    父亲病逝,母亲患病,妻子下岗,外债累累,一家人的生活费,母亲的医疗费,全靠孟祥辉每月278元的微薄工资。为走出困境,孟祥辉决定“下海”拼搏,十二年过去了,他从三万元打拼到三百万。 ...

    时间:08-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