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洛人 > 商洛人新闻

老英雄宋优胜

2012-09-29 10:49:44 来源:

  宋优胜总是遗憾自己上的学少,掌握的文化知识不够,便千方百计刻苦自学,摘抄了10多本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400多篇。他经常把自己订阅的报刊上的文章圈了又圈,划了又划,标注出好坏优劣,还一一改正书中的错别字及不恰当的词语。他经常叮嘱年轻人和家里的晚辈要好好学习,风趣地说:连毛主席都说,一天不学习,撵不上刘少奇,何况我们呢?

  凡人俗事显本色

  宋优胜的老伴张美玉,是青岛海军基地附近的渔民姑娘,1956年,两人结成了连理。那时的张美玉,曾先后在缝纫社、文化馆等企事业单位工作。1960年,宋优胜转业回到洛南,她就丢下自己心爱的工作,无怨无悔地跟着来了,在暂时居住的民房附近的一家元件厂打了一年工之后,再无正式工作。他们这时已经有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加之正逢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仅靠宋优胜那点微薄的工资,日子过得非常拮据。张美玉便试探着提出,让宋优胜找领导,给她安排一份工作,补贴家用。宋优胜一口回绝说,国家正困难,咱们怎么能添这个乱?况且,县长的夫人现在都没工作,你还要啥工作?张美玉自此就彻底成了家庭妇女,只能靠节俭度日。直到现在,她仍把使用自来水当作奢侈,洗洗涮涮全用自家小院的井水。

  宋优胜几近固执地坚持要儿女自己去艰苦奋斗,创造幸福,即使儿女相继下岗,自谋生路,打工养家,他也不肯动用他的威望和人脉关系,要求国家优惠和照顾。他说,国家的事情不是你想咋样就咋样,要听从党的召唤,需要你到哪去你就去,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

  宋优胜的战友们经常来洛南看望他,县委、县政府的领导每逢春节也要来到家中慰问。每当他们征求他的意见,需要解决什么困难,他总是说:没有,我的啥都好。前几年,宋优胜当年的一位警卫员、现某大军区的副司令员给他来信问好,关切地询问他的近况,宋优胜让孙女婿回信说:我一切安好,你好好干工作,勿念。

  离休在家的宋优胜,经常捣弄木工、电工、水工等系列工具,除维修自家的水、电,做像模像样的小板凳,周围邻居有了什么水电木工方面的事情,他都不请自去,动手帮忙,直到彻底解决。他在县城北塬上买了棵柿树,每到深秋,柿子熟了,他和儿孙们摘回来,削掉皮,一盆一盆地端上楼顶,用他从山上割来的荆棘尖刺,一个个地扎上去,挂起晾晒,制作柿饼。第二年开春,就都分送给邻居了。邻居们推让时,宋优胜说,你们这是帮我的忙呢,要不,我就糟蹋浪费了。闲暇时,他就和胡同里的街坊拉家常说笑话,诸如什么是“四闲——房脊上的鸟,坟前的碑,场上的碌碡,电线杆”等等,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他从未抱怨过腿上大大小小黑青色的伤疤,在天气变化时给他带来的疼痛折磨,只把它们当作教育下一代继承革命传统的好教材。他经常应邀去学校讲解红色革命故事,还教师生们打靶,只要他拿起枪来,便能百发百中。

  每天清晨,宋优胜早早起床,把小院里里外外、小楼上上下下打扫干净,把垃圾送出胡同倒掉,再去屋外跑步到水泥厂,一个来回十多里路,用时不到二十分钟。他还有个爱好就是打拳,擅长长拳、太极拳等,常常登上他家附近的仓颉园练拳。

  毕竟岁月不饶人,宋优胜近几年的身体大不如从前了,隔三差五就得去医院打吊针。有时医院新来了实习护士,好多病人嫌她们扎针痛,躲避弹嫌。宋优胜说,这些孩子刚开始学习,如果你不让扎,他也不让扎,孩子们到实习结束了就还不会扎。实习护士一来到他的床前,他就马上挽起袖子,鼓励她们:别怕,你随便扎。有时针没扎到血管里,他强忍疼痛,仍笑着说:不要紧,重来么。打完吊针,离开病房回家休息时,他总要叮咛护理病友的亲属,去他的病床上躺躺歇歇。

  笔者多年前就想去登门拜访这位老英雄,但因种种琐事,未能一了心愿。日本近日演出的钓鱼岛闹剧,使笔者一下子又想起了他。可惜,老人已经重病瘫痪,躺卧在县医院一间普通病房里。集合了各种顽症的病魔,扭曲了他的脸型和肌肤,使他常时间地嗜睡,张嘴打着呼噜。他再也不能滔滔不绝、妙趣横生地给笔者详述他的戎马生涯了。听他的老伴说,老英雄最近偶尔清醒过来,便会说,有什么东西压在他的身上。那是钓鱼岛和南海诸岛传导给他的伤痛吗?想起我国外交部的庄严声明,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其中,就有宋优胜这些老英雄付出的心血和汗水。我在心里默默地祝愿:你就安心好好地养病吧,有您这样的老一代奠定的坚强基础,祖国的海疆一定不会损失一分一寸。(张宏运 崔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