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洛人  »  能人能项

纵马追风走边疆

纵马追风走边疆

2013-09-16 17:01:42

  随着骑技的不断熟练,刘丙寅也渐渐能够在颠簸的马背上感受到自由和惬意。过去只认为,唯有《静静的顿河》才是马的史诗,到了巩乃斯草原后,刘丙寅不再这么看了。他不仅让自己成为千里边防优秀的骑手,而且成了最优秀的边防士兵。

刘丙寅(右)在边界勘察界碑

  情洒边疆

  千里边防,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和浪漫,很少有人能体味到雪山巡逻的艰辛。人与自然、牲畜、野兽,处处弥漫着危险而紧张的气息。在高寒的边防线上,刘丙寅留下了数十年的足迹。为了保卫共和国领土不受侵犯,为了牧民财产不受损失,他多少回掉进雪坑,多少回爬过人迹罕至的雪山,多少次风餐露宿在茫茫草地,多少回亲历边境武装冲突流血事件,多少次参与争议地区的武装护牧,多少回参加团场武装护卫生产……这些都无法记清,也无从追忆了,但这就是他守卫边防的全部内容。

  刘丙寅从军37年,绝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边防一线,尤其是在边防建设上,修工事、筑公路,每次都少不了他。有人形容他像红柳,与风沙搏击;也有人说他像骆驼,负重在千里边防线上。为了边防,他常常做出一些叫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常常表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毅力。比方说,他可以两夜不睡觉,或两天不吃饭,还照常坚持带班。

  刘丙寅曾先后担任北疆军区司令部作战处作战参谋、某守备师参谋长、伊犁军分区副司令员、博尔塔拉蒙古族自治州军分区司令员、乌鲁木齐警备区司令员,虽然岗位轮换,职务变化,但守土责任始终不变。特别是担任高级职务后,他依然保持着普通士兵的本色,战风雪、斗严寒,经常战斗在一线。

  前不久,我受河北一帮转业军人邀请,参加他们的战友聚会,无意中遇到一位伊犁边防老兵,知道我是陕西商洛人时,他问我是否认识刘丙寅?我说,我们是一个县的老乡呢!他笑着告诉我,刘司令是出了名的“严老头”,军分区人人敬畏,个个小心,就连入伍的新战士,远远看到他都会下意识地摸摸风纪扣紧不紧,帽徽正不正。

  “是吗?他真像你们说的那样,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无情老头?”我问。

  老兵笑着说,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呢!他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刘司令对同志怀有戈壁一样广阔的胸怀和兄长一般的爱心。“有一次,我从睡梦中警醒,隔窗望去,大门被人推开。糟了,进门的那‘四颗星’不正是刘司令吗?他要是看到我在睡大觉,准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一通。我赶紧以最快的速度整理好自己的内务,正准备去叫还在睡觉的战友起床挨训时,刘司令已经轻轻地推开房门进来了。‘不要惊醒他们,你们昨晚加班到三点,太辛苦了,让他们多睡一会儿。我是路过,顺便看看你们的火墙烧得怎样。’说完,刘司令轻轻地走进每一个房间,亲手摸了摸每一间房的火墙温度,还不时地替睡觉不老实的战士拉拉大衣,掖掖被角。那一时刻,我深深地感到他是一个对部属极具爱心的有情人,那情是由衷的,是真挚的。”

  老兵回忆道,有一年除夕,刘司令和往常一样,到连队来看望大家。最后,他来到一个远离营区的哨卡,得知常年坚守在这里的几名战士因为忘记了撕日历,还不知道第二天就是春节时,以威严著称的刘司令双眼潮湿了。他满怀感慨地拉着战士的手说:“今晚,我和你们一起在这儿过年!你们说,咱们干啥呢?”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