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洛人 > 能人能项

骏马奋蹄自无疆

骏马奋蹄自无疆

2013-09-02 15:42:25

来源:

  马生贵是个普普通通的商洛籍在外务工人员。如果他从你面前走过,圆头圆脑,不高不矮,我敢肯定,他不会给你留下任何印象。假如他和你说话,除了一口洛南方言,或许发光透亮的脑门儿能给你留下些许记忆。

  不知道从某年某月某天起,给我手机频发短信的人中,多了个名叫马生贵的人。特别是过节的时候,马生贵的短信问候总是最早,短信的内容都是些实诚话,让人看了心里温暖。终有那么一次,商洛籍老乡在一起聚会,我和马生贵恰巧就坐在一起,他和我握手问候,我觉得面生,就问:“乡党,你是咱商洛哪嗒人?”马生贵就嚷嚷,我是洛南人嘛,经常给你发短信的,我是马生贵啊!我赶紧表达歉意,说我一直把他当作回族同胞了。马生贵哈哈大笑,告诉我无论他到哪嗒办事,人家都是这么给他登记的。绕了这么一个大弯,我是想告诉诸位,在新疆有“十个姓马九个回”一说,看来剩下一个就是汉族的马生贵了。

  在饥饿中长大的山里娃

  1963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马生贵出生在洛南县上寺店乡上寺店村,父亲是一名中学教师,母亲是农民。那儿地处陕豫交界,四面环山,父亲常年工作在外,家里靠母亲一个人操持着,挣不上工分,年年春上没粮吃,日子苦焦得难以言喻。记得10岁那年,家里又没啥吃了,爷爷叫木匠做了两个木箱子,用扁担挑上,和马生贵一块儿到60里外的河南省灵宝县去换玉米。由于没带干粮,路上马生贵饿了,爷爷带他到一农户门前,想给他讨一点吃的,结果啥也没有要上,他只有强忍着饥饿,和爷爷挑着玉米往家里赶。

  马生贵家姊妹6个,他是老大。1981年,土地承包到户,但马生贵家里没能力去种,还在上高中的马生贵,无奈地回到家里挑起了这个大梁。

  1982年春,公社招民办教师,大队推荐马生贵去应考,但他心里犯难:不上学就是为了给家里种地,去考老师,地谁种?正在犹豫时,大队长郭改明给他做工作,说农忙时学校都会放假,也耽误不了种地。马生贵听郭队长言之有理,便去考试,居然光荣地考上了。

  人生路上的三“折腾”

  1986年春,马生贵辞去了民办教师的工作,带着30余名乡亲走出大山,到山西省河津县承包了一座砖瓦窑。正当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时,一场暴雨淹没了一个多月所做的100多万砖坯子,就连砖机也被淤泥吞噬。眼望着一行行倒下的砖坯,还有一个个惊恐失措的乡亲,马生贵感到了绝望!但无论自己怎么痛苦,乡亲们跟着咱出来,总不能让大家也跟着受难啊!他把仅剩的一点钱给大家付了路费,并给每个人打了工资欠条。这是他人生欠下的第一笔3000余元钱的“债务”。

  那时候,左邻右舍纷纷议论,说他放着好好的老师不当,偏想当老板,没吃上狗肉却把铁绳给带上了。这个时候,大队领导又找上门来,劝说他当队长,马生贵很吃惊,心想自己如此落魄,怎么可能呢?再看领导,迎接他的是一双坚定信任的目光,这让马生贵感激不已!他说,那我就试试吧!

  当一回队长,总得给队上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他想,河里有水,能不能给队上修个水电站呢?他就跑到乡上去反映,领导说这事儿得去水电局要项目。马生贵是个选定目标不回头的汉子,他用他的执着感动了水电局的领导。当年年底,马生贵便带领乡亲们开山放炮、开沟挖渠,顺利地让家家户户挂上了电灯,告别了无电的历史。这也是马生贵最引以为豪的一件“政绩”工程。时至今日,说起这件事儿,上寺店村民依然津津乐道。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