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前后,62岁的赵忠抗回到商洛山中的老家,每天除了守在医院照顾深度昏迷的父亲,抽空就在县城里转悠,操着纯正的方言和乡亲们闲聊,感受着家乡的变化。
商洛山中的苦难岁月
1951年,赵忠抗出生于丹凤县龙驹寨镇凤麓村,从小在苦日子里泡大,他的关于故乡的记忆全是苦难的生活。1962年,我国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因为丹凤县城人多地少,赵忠抗一家粮不够吃,兄妹4人饿得前胸贴后背,父亲便响应政府号召,把家搬到了山里,谁知天不遂人愿,第一年种的粮食被一场冰雹打没了,第二年又是旱灾,颗粒无收,到山里填饱肚子的愿望化成了泡影。
艰难的岁月里,倔强的赵忠抗却守在县城里,想完成他未完成的学业。刚开始爷爷和奶奶照顾他的生活,后来爷爷去世,奶奶由叔叔赡养,12岁的他便一个人“过日子”。11岁的弟弟从山里给他担来粮食,放学后他自己做饭,星期天一个人磨磨子,拣柴禾,到人家红薯地里拾些黄叶子做酸菜,晚上躲在被子里,看着窗外明晃晃的月亮,祈祷着狼不要来抓窗子。
这样的日子过了快两年,看到在山里日子并不好过,赵忠抗便劝说母亲,还是搬回来吧!母子俩偷偷地办好了准迁手续,这才告诉父亲,当时父亲正在队里做活,听到这个消息,几十岁的汉子坐在地上抱头大哭。最后,一个架子车拉着锅碗瓢盆、一口瓮、一床被子又回到了凤麓。当年,村上给他家评了90斤救济粮,家里没钱买,愁坏了一家人。最后,父亲偷偷去县医院卖血换了63元钱,买回了救济粮,还给家里添置了一个被面、一把电壶。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学校停课,年轻的他跟着一些学生跑到北京,参加了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活动,后又回到家乡当起了农民。1968年,部队来人征兵,赵忠抗兴高彩烈地去报名,由于部队几年没有接新兵了,报名的适龄青年很多,但龙驹公社只招25名,竞争非常激烈。当时,招兵的人住在赵忠抗家附近,他便经常和他们在一块聊天,谈家里的困难和自己的理想,招兵的人动了恻隐之心,说,这娃灵醒,收下吧!就这样,赵忠抗走出商洛山,成了成都空军指挥所高炮部队的一名军人。
曲折坎坷的青年时代
当兵第一年,空军高炮部队奉命执行毛主席“抗美援越,入越轮战”的命令,赵忠抗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南宁市吴墟镇,守卫军用机场。部队整天进行紧张的军事培训,时刻准备上战场,最后他们团却成了那里唯一没上战场的空军高炮团,一年后返回成都。赵忠抗在部队是一名炮瞄雷达指挥仪操作手,满腔热血一心想着报效祖国,肯吃苦,勤奋好学,在班里一直是佼佼者。三年后到了退役时间,由于家里经济困难,赵忠抗想早日回家安排工作,挣点工资贴补家用。退伍的合影都照了,散伙饭还没吃,营长找他谈话,说现在部队上正需要人,他如果不走的话,将来会考虑给他提干。听了营长的话,赵忠抗答道,“我是党员,服从组织安排。”就这样,他又留在了部队上,但由于受“9·13事件”的影响,那两年部队不提干、不调防、不接新兵,退伍时又遇上政策变化,不分配工作。那段时间,赵忠抗心情压抑,难过极了。
苦闷了一段时间,赵忠抗又自己安慰自己,咱本来就是农民,当一辈子农民也没啥!想通了,他就到大队里上工。当时正在修龙潭水库,他黑水汗流地从丹江河里拉沙、放炮、打钎子,浑身是劲,啥活苦他干啥。后来,他又当过安全员、凤麓大队民兵营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训练过民兵,组织突击队学大寨,修丹江河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