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硕果满枝头
从2003年开始推行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度至今,全区累计选派的163名科技特派员按照“东药、南菌、西牧、北烟、城郊菜”的农业产业整体发展思路,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开发,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7年来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560多期,发放培训材料35000多份,实用技术光盘3000多张,培训群众23万多人次,上门入户指导21000多户,指导成立产业协会30个,参与建立专业合作社10个。先后推广中药材、核桃、烤烟、蚕桑等实用技术72项,引进秋紫豆、洋芋、蔬菜、核桃、畜禽新品种63个,建立科技示范基地12处,建立以中药材、良种核桃、大棚蔬菜、食用菌、畜牧养殖等为主的科技示范村12个,发展科技示范户1200余户,累计示范面积8.6万亩,科技特派员创业项目直接参与农户25000户,农民就业人数达10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500元,户均收入2万元。
通过开展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有效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形成主导产业链,加速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加快了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以组建产业协会和建立利益共同体为手段,以科技项目为支撑,狠抓示范点建设,不断提高主导产业科技含量,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开发。经过多年的连续努力,全区已初步形成以中药材种植、畜禽养殖、核桃、板栗等为主的主导产业。各类专业协会和各类经济组织达到58个,会员2300余人,拥有固定资产1230万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30余家,产品涉及20多个品种,50多个规格。建成天泰生态养猪科技示范园、冯湘虫子鸡养殖基地、孝义黄芩规范化种植科技示范基地、腰市烤烟种植科技示范园等多个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全区以黄芩、桔梗、丹参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到10.15万亩,产值2.5亿元,龙头企业4个;饲养生猪33.78万头,其中百头以上大户2043户,产值2.7亿元。鸡存栏73.31万只,产值6400万元。已建成年产值千万元以上集约化养殖企业2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集约化养殖基地5个。全区核桃种植面积已达33.28万亩,600万株,核桃产量5800吨,产值1亿多元。全区整体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环评,无公害经济作物种植面积30万亩。
围绕科技特派工作,还先后编制了《商洛黄芩规范化种植操作规程》,编辑出版发行了《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手册》。由特派员主持的秋紫豆种植推广项目获得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蚕桑养殖木制方格簇研制推广项目已通过市科技成果评审。特派员王树娃、刘占良被评为全省优秀科技特派员,特派员郭宏良、耿建强被评为商州首届劳动模范,特派员郭宏良、闫红秦被评为全区十佳科技工作者。
雷超锋 张希锋 刘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