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绑式收费是不对的!”近日,佛山市流管办的负责人对此也做了回应。他说,由于人手不多,政府部门、村居“不可能分开每一项去上门收取,办理居住证时收取治安联防费是本着政务整合的目的。”
质问
巨额收费去向未见透明公开
根据2003年省物价、财政部门有关规定,联防费用属行政事业性收费,收费收入纳入同级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但很多市民反映说,办证交钱,到底钱到了哪里,花在什么地方,没人知道,这也是造成很多人不愿意交的原因之一。
彭先生,江西人,来佛山工作已进入第二个年头,住在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东鄱村。近日,他因居住证到期,到禅城区张槎街道东鄱村委会办理居住证延期手续,被收取104元。事后,他去到佛山天天新论坛上“吐槽”,抱怨费用贵。
他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缴费单据,除了72元/年的卫生费收费单据外,还有3张面额10元的“广东省行政事业性收费定额票据”,这几张单据上并没有印明具体收费事项。
根据彭先生的反映,记者去到东鄱村和村尾村求证。记者先乔装外来人员,询问居住证办理手续与收费,东鄱村行政服务中心流动人口管理窗口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应记者说,在东鄱村办理居住证要交治安联防费与卫生费,治安联防费30/年,卫生费72元/年,“先交费后办证”。也就是说,彭先生交的那30元是治安联防费。
市民们似乎更关心佛山每年收取的治安联防费的具体用途。“每年佛山收取治安联防费的总额是多少,用到了哪里?”网友“gd21”的这个疑问已经提出将近两周了,仍没有政府部门回复他。
5月30日,记者将这一问题列入采访提纲,希望得到佛山市财政局的回应。6月6日,记者得到了回复,但也是非常简单的一句:这笔费用收取后,专项用于区镇街治安联防所需的各项支出。
这笔数额巨大的资金用途、去向至今未向社会具体公布,也让治安联防费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面纱。
渊源
源于“农村治安承包制”
根据《广东年鉴》等现有档案记载,珠三角治安队伍最早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南海。
当时,南海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大批外来人员流入,偷盗等案件逐渐高发,南海农村治安问题一度有恶化的迹象。压力之下,南海九江镇南方村借鉴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做法,在全国率先推行“农村治安承包制”。所谓治安承包,即由村委会负责构建治安巡逻队,治安巡逻队员的报酬从每户居民每月交纳的1.5元治安承包费中提取,在此期间如有户籍居民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治安队员工资的40%将用于赔偿损失,而破案则将获得一定额度的奖励。
新措施取得良好效果,周边村庄也纷纷效仿。随后,佛山推行治安承包责任制的做法受到中央政法委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1990年1月20日,为加强群众治安联防组织建设,广东省政府颁布《群众治安联防组织的规定》。规定明确了群众治安联防组织是协助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辅助力量,要求各部门、单位要积极支持和参加群众治安联防。 这边厢,市民认为应该取消治安联防费的收取,那边厢,治安员们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记者了解到,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佛山共有专职治安巡逻队近400支,治安联防队员17000多人;村(居)自建治安队500多支,治安员6000余人。在佛山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有关负责人看来,“治安联防队员较少得到社会的认同,因而他们的职业满足感和自豪感不足。”
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