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记者发稿,庭审还在继续进行中,预计将持续一天。
在投资领域曾声名赫赫
在投资领域,李旭利声名赫赫。这位毕业于“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高材生,26岁起开始在南方基金担当基金经理。在2001年—2005年的大跌中,他所管理的产品始终保持正收益。 2005年从南方基金跳槽交银施罗德之后,也一直保持稳健增长。纵观其投资生涯,是个“拿奖拿到手软”的人物。
1973年出生于四川眉山的李旭利,生就一张白净的娃娃脸,身材不高。少时生活困顿,使其异常勤奋,为了走好人生每一步付出了双倍的刻苦努力。 1991年,18岁的李旭利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投资经济学系,次年,在一场校园模拟股市大赛中,李旭利与高两届的师兄裘国根初次结缘,并开始展露出对投资的天分和兴趣,也为两人此后十多年的联手埋下了伏笔。
大学毕业后,李旭利顺利考入素有“中国金融界黄埔军校”之称的“五道口”(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三年的研究生生涯为他积累了更多的人脉资源,也开阔了视野。在外界看来,“五道口”是一个神秘的小圈子,一部“五道口”的校友史几乎是中国金融史的翻版,有校友曾称“人不多,大家都熟,称兄道弟,互相帮忙”。看惯了校友们迅速积累财富,多数人心中都有一个财富梦想。
研究生毕业后,李旭利并没有选择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工作,而是南下深圳,参与筹建国内第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在南方基金,李旭利从研究员、交易员做起,凭借出色的业务水平,很快升任基金经理助理,并在2000年成为南方基金旗下“天元基金”的基金经理。
那一年,他26岁。
此后,在大多数基金公司如走马灯般换基金经理的时候,李旭利在这个位子上一坐就是四年,被业内称为“最长寿基金经理”。在此期间,A股经历科技股泡沫的破裂,指数从2245点一度跌近1000点,而他所管理的南方基金却始终能够获得正收益,逆市跑赢大盘。正因如此,李旭利和南方基金成为各项基金评选活动的常客,“金牛奖基金经理”、“晨星年度基金经理奖”等奖项拿到“手软”,其中李旭利兼任的“南方稳健”还拿下业内相当有含金量的“持续优胜基金”奖。
到2004年,30岁的李旭利已成为南方基金这家当时全国最大的基金公司的投资总监。
少年英雄,谁与争锋?
然而,正当李旭利在南方基金的事业蒸蒸日上时,他却于2005年出人意料地辞去所有职务,离开工作了8年的深圳,转战上海,筹建“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出任投资总监。
“虽然从头至尾参与南方基金筹建过程,但从来没有自己组建过团队,而交银施罗德却为我度身定做投研团队,推出交银施罗德稳健配置基金,正是这种新鲜的吸引力打动了我。 ”对于这次跳槽,李旭利是这样解释的。
彼时恰逢A股出现空前大牛市行情,李旭利带领其团队稳扎稳打,多只基金业绩稳健,获得业内外的一致好评。
资金转入他人账户名下
2009年5月,正当交银施罗德基金的总资产规模接近千亿、李旭利直接掌管的资金规模超过百亿元时,李旭利再次出人意料地选择离开。
这一次,他选择创业,而与他联手的正是他在大学时的师兄、如今资本市场的大腕级人物裘国根。两人合伙出资3000万元,创办“上海重阳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裘国根担任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李旭利出任首席投资官,主打“重阳5期”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