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拿《揭钵图》来说,虽然我并没有做太深入的研究,但我认为,不管其作者的艺术史地位如何,这毕竟是一幅元人的画。在宋元传世作品中,自有其一席之地。现在随便一件齐白石、张大千甚至于吴冠中的作品,都卖好几千万元,这种传世的元代作品,线条这么流畅,三千万元又怎么能算高呢?
而作为私人收藏,当下国内的藏家,往往第一考虑的是作品的市场价值,而不顾及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这种有悖于博物馆理念的收藏,其实不应该鼓励。
看看民国时期的大收藏家,他们首先选择的都是宋元书画,跟博物馆的理念是一致的。而今天,国内几乎没有真正的收藏家,大家都在做投资和投机。文化修养没到位,艺术审美水平也没到位,所以历史责任感不足,一味狂热地追捧当代的作品。吴冠中的作品价高就追吴冠中的,范曾的作品升得快就追范曾的。
当然,作为投资和投机讲,这也没什么错。你无法要求大家的修养都很高。但如果要做一个真正的藏家,必须将提高自己的收藏质量、收藏水平为首要任务,那肯定是要收藏宋元书画才能建立起自己“江湖地位”。
即使收藏一百张齐白石的作品、一百张吴冠中的作品,也不能算是一个大收藏家,而如果手握一两张宋元书画,那就完全可以跻身于大收藏家的行列。我想,这是一个不能模糊的界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