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商山收藏  »  文化研究

故宫的人文精神

故宫的人文精神

2013-07-12 11:22:19

  位于北京中轴线中心的故宫[微博]始建于1406年,建成于1420年,旧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925年10月10日,昔日的紫禁城完成它的历史角色转换,由旧时的皇宫变身为现今的故宫博物院,成为在明清皇宫遗址基础上建立的国家级综合性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的成立,将紫禁城这座昔日帝王居住的宫苑禁区变为平民百姓可以自由参观的场所,将作为君主法彤象征和仅供皇帝观赏享用的珍宝文物变成全民族的共有财富,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博物馆是一个活的机体,它在融入社会、服务公众的过程中,自身也在成长。一个殿堂级的博物馆,不仅要有壮丽的建筑、精美绝伦的文物藏品和先进的设施,更重要的是要有精神,要有自己的气质和品格。博物馆精神可以理解为博物馆文化,体现博物馆的价值观和理念。观众可以通过博物馆的人文精神看到它的社会责任感、工作态度和服务水平等。博物馆的人文精神是博物馆的灵魂,是生机与活力的所在。

  故宫的人文精神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热爱故宫,以故宫为荣,为故宫的发展做无私的奉献;严谨认真,努力做好本职工作;面向社会,为大众服务。老一辈的故宫人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用自己满腔的热血建设着故宫,把自己的青春岁月献给了故宫。在我们所熟悉的老前辈中,他们都有着共同的修养,谦恭虚己,虚怀若谷,逊志时敏,言谈举止无不透出经中国传统文化长期浸润的儒雅之气,他们追求的是空谷幽兰般的清新高洁。老一辈的故宫人为保护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文明,加强文化交流,不断为创建世界一流博物馆做出自己的贡献。

  把最好的献给参观者

  参观者是博物馆直接的服务对象。尽最大努力满足参观者的需要,把最好的献给参观者是故宫博物院全体工作人员的共识。首先,博物馆的门户向公众开放,透过展示多元的教育活动,与公众分享大家共同拥有的文化资源,提供机会让不同背景、兴趣、能力及年龄的人士学习,吸收不同的知识和信息。观众如想更深入了解故宫的历史,商店里出售的博物馆导览和故宫知识百科等各种出版物和纪念品任其挑选;既有图书又有影像资料的学习信息中心可以自由利用。以上充分发挥了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其次,博物馆不只局限于单向的讯息传达,同时亦着重与公众双向交流,从贯彻以人为本、坚持公益性方向上认识到为公众多办展览、办好展览的重要性, 继而采取积极措施, 让更多的艺术珍宝不再长期沉睡于库房, 而是走进展室, 服务社会。另外,在每一处原状陈列展览和专馆陈列展览都有工作人员与参观者交流。故宫开放管理处的每一个职工在面对观众的提问时,不仅要使用敬语,还要站立回答,以示尊重。在面对文化修养参差不齐的各个阶层、内容五花八门的各种问题的时候,他们都会耐心细致地为观众解答和讲解正确的历史知识。

  开启无障碍之门

  故宫博物院为特殊参观者提供了最优质的服务,这也是故宫体现人文精神的非常重要的环节。这里专门为残障人士设立了一条无障碍通道,用轮椅专行通道、残疾人升降器、爬楼车等工具和设施为他们提供方便,让残疾朋友跨越障碍,只要手持一本《故宫无障碍通道导游手册》,就可以畅游无阻。如果在游览中途疲惫,可随处找到休息椅,还可到茶室小啜。这里还为残障者准备了免费的轮椅和专用的卫生间,更有专业的救护车让体弱者免除后顾之忧。

  独具特色的宣传教育活动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宫博物院建立了向未成年人免费的开放制度。2003年,故宫博物院在国内博物馆界率先通过预约方式向有组织的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并无偿提供讲解。至今已接待来自全国绝大部分省市的学生和教师,特别是一些偏远贫困山区和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其次,在紫禁城昭德门东侧崇楼成立青少年活动中心,不定期举办各类文化讲座。其三是举办故宫知识课堂活动,针对青少年观众,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的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 相关阅读
  • 台北故宫“朕知道了”纸胶带受两岸网友热捧

      台北故宫博物院近日推出一款以康熙朱批“朕知道了”设计的纸胶带,引起两岸网友热烈讨论及购买。  台北故宫6日表示,该款纸胶带创意来源自院长冯明珠于2005年策划的“知道了:朱批奏折展&rdquo...

    时间:07-08
  • 六旬老太故宫走错门 被保卫处人员踢肋骨受伤

      昨天上午,来京旅游的胡先生带岳母在北大第一医院做完CT,等待下周一的诊断结果。三天前,其岳母在故宫游玩时,因进错门口,被保卫处一男子踢中右侧肋骨,赔偿问题仍在处理之中。  事发  进错门口引发冲突 ...

    时间:07-05
  • 非遗传人壮大故宫文物修复力量

      最近,一批没有定级甚至没有编号的文物被搬进故宫博物院尚未对外开放的慈宁宫。这些锈迹斑斑的佩刀佩剑、早已变形盔头、年久失修的车马轿舆等并不作展览之用,而是在等待一些特殊的客人。  “我的祖师爷就...

    时间:07-03
  • 故宫首邀非遗传人进“宫”修宝 百万文物需要修复

      故宫首邀非遗传人进“宫”修宝  百万文物需要修复,47位非遗大师、专家受邀,首批修复文物包括木器家具等七个类别  新京报讯 面对近百万件需要修复保养的文物,故宫博物院邀请来自缂丝、珐琅等领域...

    时间:06-27
  • 非遗传承人"进宫" 故宫首次引入社会力量修复文物

      面对数百万计待保养和修复的文物,北京故宫首次尝试引入社会力量来应对。  故宫博物院26日与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启动“平安故宫”工程院藏文物抢救性科技修复保护合作项目。一批来自北京美术宫灯厂...

    时间:06-27
  • 故宫:未来八年全力拆除临建、非古建

      “未来8年内,故宫将进入拆除各类彩钢房和现代建筑的密集期。现存的58栋彩钢房将在两年内消失,预计拆除总面积达3398平方米。同时,新中国成立以后宫内兴建的现代建筑有4.9万平方米,除了保留地下库房外,其...

    时间:06-25
  • 南京“金城厂”地块挂牌出让 为明故宫机场遗址

      日前,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发布公告,中山东路518号“金城厂”地块挂牌出让。“金城厂”地块是南京城墙内最大的工业地块,大致位于中山东路、解放路、瑞金路和龙蟠中路之间。很多老南京人都知道...

    时间:05-17
  • 男子用磁石吸走故宫许愿池中硬币 一次吸金40元

      两个男子轮流把系在麻绳上的磁石投入水中,游客满怀期望投入池中的“许愿”硬币,被吸走进了个人腰包。  昨天下午3时,在故宫御花园澄瑞亭的水池边,记者目击如此磁石吸“金”一幕。  记...

    时间:05-15
  • 故宫缺的并非是摄像头 建起现代管理体系才是真

      在故宫损毁文物的22岁湖北人汪某被刑事拘留。在发布会上公布了两段监控录像:一段是蓝衣男走进翊坤宫,另一段是他冲向正殿然后浑身是血地出来。但是,监控摄像头没有拍到他直接击碎玻璃的瞬间,缺少最直观的录像证...

    时间:05-09
  • 北青报:故宫玻璃为啥那么易碎?

     一名男游客徒手打碎故宫翊坤宫正殿一块窗玻璃,致临窗陈设的一座钟表跌落受损,随后该肇事游客被现场工作人员控制。(相关报道见B6版)  作为个案,游客过激砸窗貌似很小的一件事情,现实中该案最值得关注的点,...

    时间:05-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