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阳县水利局以争创"全国水利先进县"、"生态示范县"为目标,强化各项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推进科学发展,使全县水利水保工作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是突出抓好丹治工程。全县认真总结了近年来特别是2008年全省水土保持现场会的经验,认真查找了全县"丹治"工程建设的差距和不足,坚持生态修复和人工治理的有效措施,按照大封禁与小治理相结合的思路,继续实施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林、田、园、路、村综合治理目标,截止6月底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28.96平方公里。对13条小流域进行了生物措施布置,全县实施"丹治"工程造林面积43989亩,栽植核桃127541株,栽植黄花菜5.9万株,河堤绿化60公里,栽植杨树3万株,提高了"丹治"工程绿化率。同时,完成了法长、漫莲两个项目区8条小流域初步设计审查修改任务。经治理后的项目区基本实现了山绿水清、地平粮丰新景象。
二是加快人饮工程建设。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人饮项目资金,精心安排部署,狠抓规划设计,有力、有效的实施了全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完成了2008年第四季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人口7471人,完成投资394.6万元;启动实施了22处08年第一批农村安全饮水中央预算内项目,完成投资806.1万元,解决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人口17175人。完成了13处09年第一批省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10处新增中央预算内投资人饮建设项目的施工设计和施工安排。
三是积极发展农田水利。在总结以往农田基建工作成效的基础上,县局审时度势的提出了立足再夺省政府"水利振兴杯",力创"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这个远景目标,专门成立农建办负责实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40万元,完成石佛板庙水毁河堤修复1500米,新修基本农田200亩;在6个乡镇13条小流域新修基本农田3800亩;配合法官僧道观旅游景区开发,投资近90万元,新修河堤2500米,新修基本农田200亩;投资30余万元,全县增加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了4100亩。
四是未雨绸缪抓好防汛。通过专题研究河道清障、采砂管理、应急预案制定、防汛责任落实、防汛资金安排和物资储备等有关问题。全县共落实了16名县级领导、14名部门领导和20名乡镇长分包防汛重点部位,及时修复加固水毁河堤196处10公里,疏通河道12条,目前,已落实防汛经费75万元,组建县、乡、村和各企业事业单位抢险队伍405个1.75万人。对25处人工雨量测报点和5处自动雨量测报点的测报设施、通讯设施和广播设施进行了维修维护。
五是全力抓好水政执法。全县水行政执法工作立足于县域经济的实际,县水利部门半年共印发学习宣传资料、水法律法规合订本500册,刷写标语200条,办法律展版12块,悬挂横幅10条,安装固定宣传牌26块,进一步扩大了宣传面,营造了良好的水行政执法宣传舆论氛围。对全县除金钱河以外的大小河流一律禁止采砂,达到河流休养生息,保持生态平衡的目的。上半年收缴水土流失补偿费5万元,完成全年征收任务的50%。落实企业监测点5个、收缴水资源费7万元。查处河道乱挖、滥采违法案件10余起,清理河障2万余立方,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35份。是水行政执法工作进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轨道。
六是全面发展水产养殖。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渔业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渔业科学化生产的监督管理及水生物资源保护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着力创新水产养殖科学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是全县水产养殖取得了显著成效。严厉打击各类渔事违法行为20余起,在户垣镇桃园立体农业示范基地发展养鱼面积440亩,其中,亩均投放鱼种61斤416尾,投放草鱼种25700斤175000尾,投放鲢鱼种1066斤7400尾;投放鳙鱼种100斤500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