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先锋视角

加快建设西安第二生活区 推动生态旅游产业突破发展

2010-03-23 10:10:12

  二是在配套设施上实现突破。着力完善旅游产业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形成要素齐全、设施完备、功能配套的产业发展格局。科学规划县城功能区,改造扩容城区水、电、路、讯、视、文娱等公共基础设施,加快停车场、公厕建设,新建五洲万国生态度假酒店(五星级)、盘龙花园酒店(四星级)、龙钢生态度假酒店(四星级)等星级宾馆,改造升级现有宾馆饭店,大力发展饮食、娱乐、购物等配套服务业,建成大型康体娱乐中心、土特产品购物市场等项目,完善城区旅游综合服务功能。规范发展农家休闲项目,扶持与农家乐相配套的生态农业和小型旅游项目建设,提升接待品位和档次。

  三是在旅游商品上实现突破。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畜产品、林果品、蔬菜和肉制品、熟食品,积极扶持企业申报绿色有机食品认证,逐步建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商品专业村、专业大户。扶持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分装销售企业,大力推行精小包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开发特色旅游纪念品,扶持旅游纪念品生产企业,使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纪念品进景点进宾馆进饭店。在城区及重点旅游乡镇开办旅游商品超市、农产品集市、农贸市场,引导商洛乃至安康等地农副产品入市销售,全力打造陕南农副产品集散地。

  四是在旅游文化上实现突破。立足于文化的差异性,深入发掘与西安、关中地区有别的楚文化、原生态文化,并使这种文化的特色反映在旅游的各个构成要素上,让游客体验村庄和谐美、民居特色美、田园诗意美、农民纯朴美。大力实施以“柞水渔鼓”为代表的特色旅游文化“三化五进”工程(社会化、精品化、产业化,渔鼓进景区、进社区、进农家乐、进校园、进机关),力争“柞水渔鼓”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证。积极开发民间工艺品,策划和包装一批原生态传统手工艺,丰富旅游文化内涵,促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融合。围绕“名、优、新、奇、特”定位,大力开发地方特色旅游文化商品。积极创造条件在县城兴办大型文化超市,支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演艺活动、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和文化经营活动,增强旅游文化氛围,为游客文化消费提供场所。

  • 相关阅读
  • 实施农民安居工程 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柞水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荣贤   柞水县位于秦岭南麓、商洛西部,辖16个乡镇120个村,总人口16.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3.6万人,贫困人口2.88万人,占全县人口的17.5 %,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国家级贫困山区县,...

    时间:03-23
  • 关注失地农民 构建和谐社会

      中共柞水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林录印   党的十七大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地处秦岭南麓的柞水...

    时间:03-23
  • 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 大力推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

       林录印 王昌水 祝和平  摘 要 推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是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柞水县经过认真考察学习和充分调查研究,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以财政部门直收为主、委托部门征收为辅的"部门执法、...

    时间:03-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