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县区之窗 > 先锋论坛

县委书记雷二虎对深化“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提出新要求

2011-08-25 16:34:09 来源:

  本网讯 (王志锋)8月中旬以来,中共县委书记雷二虎在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李满凯等同志陪同下先后深入到景村镇齐坡村、古城镇南村、高耀镇兴农村等村,采取召开调查会、入户访问和实地调研指导等方式,对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县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进行了检查指导,对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深化“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研指导中,他多次强调指出:“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的重点是增加群众收入,根本是推进农村科学发展,增收要有项目,发展要有产业,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要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发展好农业特色产业,从实践情况看,要确保每户农户“发展好二至三个主导产业,参加二至三个专业合作社”。

  雷二虎指出:“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主要载体,是总揽农村各项工作的有效载体,是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农村党员先进性,推进农村突破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的富民和谐党建主题活动,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县委十七届六次全会精神的重大举措。要把这一活动推向深入,决不能做表面文章。活动的重点是增加群众收入,增加收入靠发展主导产业。要把推进农业产业化、合作化、现代化作为根本,要把确保每户农户“发展好二至三个主导产业,参加二至三个专业合作社”作为基础性工程来抓。对此项活动的考核,不仅要考核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数字和增长幅度,而且必须考核增长的来源和增长的潜力,也就是要把每户农户“发展好二至三个主导产业,参加二至三个专业合作社”作为考核的必要指标。如果离开发展主导产业谈增收,那是空中楼阁是空谈。如果仅仅只关心增收的数据,而不分析增收的来源,就不能反映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成效,也难于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因为,群众增收的渠道很多,但只有特色产业的贡献份额能充分体现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如果没有骨干产业做支撑,增收就没有可持续性。为什么讲“一户农户发展好二至三个主导产业?”这是因为,第一,资源具有稀缺性,农户的精力和生产技能具有有限性,劳动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是提高效益的基础,因此必须引导农户发展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骨干项目;第二,由于存在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风险,因此不能单打一,我们讲不能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就是这个道理。实践证明,一户农户发展二至三个主导产业,既能保证专业化生产经营,又能有效规避潜在的各种风险。发展什么产业?一个地方甚至一个村,都要有自己的特色,确定发展什么产业?什么项目?要立足于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生产经营环境优势、劳动者生产技能优势,要考虑产品的实际价值和市场的有效需求,要考虑政策导向和宏观调控。目前,我县重点抓的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有畜(生猪)、烟(烤烟)、果(核桃)、桑(蚕桑)等洛字牌产业,在全县各地都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但具体到一个村,必须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地处丘陵、坡塬、山区的农村,要把核桃、蚕桑坚定不移地抓好。对于核桃,我们既定目标是到“十二五”末人均40株。目前,核桃对群众而言是传统产业,但我县核桃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挂果的虽占少数,但平均比较效已到每株40元,到“十二五”末会突破这个数,仅此一个项目对人均纯收入贡献1600元。为了降低发展成本,过去我们从外地调苗木,现在我们大力倡导点播,力争充分利用山地、沟台地、坡地、潜山发展核桃。蚕桑是我们近几年新培育的主导产业,从高耀镇兴农村的情况看,经营一亩蚕桑,仅养蚕能收入3000元,现在我们开发了一个新项目,就是利用桑枝加工食用菌,一亩桑园的桑枝可加工300袋袋料,生产食用菌可收入3000多元,这样一亩蚕桑综合收益是6000元。我们既定目标是到“十二五”末人均发展4分桑,这就可增加人均收入2400元。发展袋料桑枝食用菌的经营模式主要有三种,兴农村的模式是采取收购桑枝的办法,十户蚕桑户供一户从事袋料桑枝食用菌食用菌生产。还有一种模式是,由蚕桑合作社统一为农户加工桑枝制作袋料,包括加工、装袋、灭菌、接种,然后由群众分户生产食用菌。第三种模式是,在一个村集中加工带料,每加工一亩桑枝,加工户得50袋,农户得250袋。目前,政府已为蚕桑村投入了加工设备,要发挥好作用。当基层干部要为群众算这个帐,不然难于说服群众,单靠行政手段办不成事,要善于做群众思想工作,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要发挥产业大户的示范作用,要发挥合作社的服务和引领作用。刚才,同志们谈到,高耀镇的一些村通过兰草河手工红薯粉条专业合作社,把一亩红薯的生产经营效益做到5000多元,了不起。刚才算账时,有的同志是按亩产5000斤鲜红薯计算的,如果你的亩产值仅仅是这个数,说明你很懒,一亩红薯一般能达到6000斤,努力一下可达到七八千斤,可见在高耀镇王岭一带发展这个产业还有很大潜力可挖。我们讲,因地制宜,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就是这个道理。

  雷二虎强调:我们为什么要强调每户农户“参加二至三个专业合作社”?这是因为,其一,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单靠技术干部为群众服务靠不上,技术干部少。例如畜牧业,一个镇就两三个同志,光打防疫针就顾不过来。我们的女同志,穿着高跟鞋,打着红嘴唇,提着小包包,单靠这些同志直接到生产一线服务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其二,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实践得来的经验最管用。许多好产业,我们的技术干部未必都是行家里手,但群众是行家里手。例如洛渊镇黑彰村西洋参合作社发展的西洋参,80多户群众发展了150多亩,年均亩收入3万元,人家把西洋参加工成18种产品,远销新加坡、韩国、日本,在实践中探索的无耕种栽培,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而我们的技术干部谁懂得这?其三,我们倡导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就是在服务群众发展产业上,合作社弥补了政府的短板。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群众发展产业,林业局青山同志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把合作社比作母亲,那么一家一户的产业就是女儿,母亲不仅要把女儿生好,还要哺育好,教育好,帮助嫁个如意郎君。去年,县委组织部在全县推广了麻坪镇东方红合作社的经验,实践证明创办好、发挥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于推进特色产业科学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在合作社创办初期,农村干部要牵头,要充分发挥党员示范户的骨干作用,当合作社发展成熟后,又要放手让合作社发挥作用,目的是把干部从中解放出来。县委组织部要在“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考核中,必须把每户农户“发展好二至三个主导产业,参加二至三个专业合作社”作为刚性考核指标。县农业局、林业局等涉农职能部门,要把项目、资金、技术、政策向实现“发展好二至三个主导产业,参加二至三个专业合作社”的具体工作倾斜。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这一目标任务的落实作为增加群众收入、推进农村科学发展的根本工作来抓。促进农民增收,实实在在的工作是抓好主导产业突破发展、可持续发展,如果离开了这个根本,一切都是空谈。当前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很大程度得益于劳务。但基层干部想想,在这个增收点上,我们的干部有多少贡献?如果我们把特色产业、主导产业、骨干项目做大、做强、做优,群众不离开家乡就能创业致富,那不更好?有的同志一讲农民增收,就只谈增收的数字,而不谈来源,恐怕心里有愧吧?

  雷二虎要求:发展农业要走产业化、合作化、现代化的路子,产业化就是要发展特色产业、主导产业和骨干项目,就是要组织群众进行专业化、市场化生产;合作化就是要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把群众组织起来进行标准化、品牌化生产;现代化就是要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运用现代技术装备农业。在去年,我们在全县党组织开展了创先争优活动,部署了“三树、三强、三跨越”富民和谐党建主题活动,明确提出全力推进产业化、城镇化、工业化战略,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今天,讲的农业“三化”是对产业化的丰富,农村基层党组织推进“三化”,一定要牢牢抓住这新“三化”和城镇化,具体目标就是每户农户“发展好二至三个主导产业,参加二至三个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