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柞水将以十八大精神为指针,紧扣"实力强、活力足、魅力大、民力富"定位,全力推进跨越发展,为建设绿色现代、开放和谐、文明宜居的幸福商洛做出新贡献。
一、紧扣"实力强"定位,建成陕南经济强县。以壮大县域经济为"实力强"的核心,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做大做强支柱工业,倾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助推县域经济提档升位。一是把循环发展作为基本方式。以两大循环经济园区为重点,优化产业结构,延长工业链条,支持技术改造和清洁生产,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减少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把壮大支柱作为首要任务。瞄准建设陕西矿产冶金大县和关天经济区内钢铁工业及有色金属材料基地目标,加快推进800万吨菱铁采选、200万吨钒钛磁铁矿、140万吨铁矿采选等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扶持壮大大西沟矿业公司等龙头企业,力争"十二五"末矿产冶金工业销售收入过百亿元;围绕建设全国中药名县和关天经济区内重要的现代中药生产加工基地,大力实施"四名"战略,加快盘龙、欧珂上市步伐,力争"十二五"末医药产业销售收入达25亿元以上。三是把工业集群化作为发展方向。按照"大项目支撑、大集团引领、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的思路,着力提升小岭循环工业集中区和盘龙生态产业园建设水平,引进开发核心骨干型和关键性链接项目,促进企业、项目、资源向园区集聚,打造以矿产、医药为主导,布局合理、优势明显、产能强大的循环工业集群,促使工业经济率先跨越,为建成陕南经济强县奠定坚实基础。
二、紧扣"活力足"定位,建设开发开放高地。以聚集发展要素为"活力足"的重点,不断激发创新创业、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活力,努力建成面向西安和关天经济区的开发开放高地。一是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坚持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强化干群机遇、竞争和诚信意识,最大限度调动激发创造热情。实施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工程,遵循科技创新型、经营管理型、高新技能型、农村实用型等人才成长规律,从制度、待遇、环境等方面落实措施,着力激发人才队伍的创新创业活力。二是释放经济发展活力。统筹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支持非公经济进入基础设施、社会民生等领域,加快机制、技术、管理创新,向外向型、科技型和集团化方向发展。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西安和关天经济区的合作与交流。三是强化市场竞争活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简化办事程序,给予工业区和镇一级更大管理权限,促进工作效能提升;加大投资环境治理力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
三、紧扣"魅力大"定位,建设环境友好新城。以提内涵拓外延为"魅力大"的关键,扭住生态、旅游、城建和文化等重点,全力打造环境友好新柞水。一是提升生态魅力。瞄准建设国家生态示范县目标,加快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实施生态建设工程,加强生态保护,提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能力。推进工业点源、农村面源和城市环境污染治理,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控制污染排放,着力构筑富有特色的循环发展方式。二是提升旅游魅力。瞄准建设西安第二生活区和全国旅游强县目标,将牛背梁国家森林公园建成5A级景区、柞水溶洞建成国家级地质公园;加快麓苑酒店等配套设施建设,积极发展休闲、娱乐、养生类项目,促进农家乐集群特色化发展,不断提高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三是提升城镇魅力。瞄准建设国家级园林城市目标,稳步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城开发,着力打造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山水园林城市;加快营盘、凤凰省级重点镇建设,统筹抓好石瓮、小岭等镇发展,着力打造一批产业重镇、工业强镇、旅游大镇、文化名镇。四是提升文化魅力。瞄准创建国家文化先进县目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设施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延伸、向公众开放。挖掘和培育柞水孝义文化,加快渔鼓、中医药等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稳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促进发展繁荣。
四、紧扣"民力富"定位,建设和谐幸福家园。以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民力富"的根本,顺应人民群众求发展、求富裕、求安定的愿望,努力建成经济富裕、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岭南福地。一是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实施农民增收四大项目和八大工程,完善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措施,拓宽渠道促农稳定增收。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出台鼓励企业增加工资分配的优惠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促使城乡居民收入达到省市平均水平。二是不断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城乡发展和群众增收提供有力支撑。深入实施"雨露"计划,扎实开展科技、创业等培训,不断增强群众"造血"功能。支持和鼓励群众合作求发展,抱团闯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提素质、增信心、得实惠。三是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强化公共财政理念,把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加快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全面落实就业、救助、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好教、医、住等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中共柞水县委书记 林录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