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未来理财要特别注意两点:第一,投资“能够抵抗通胀的资产——贵金属、不动产、农产品,无论实物性、证券行,长期都值得投资拥有。”第二,25-45岁的青年家庭可提高家庭负债率,适度激进理财,并且标的不宜太分散。“所谓三三制理财方式,只能做到保值;要增值,标的不宜分散。”而最高的投资,是投资自己——创业。
土地在中国具有类货币性质
目前楼市进入“忍耐期”
演讲结束后,吴晓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了中国土地的一个特殊性质:类货币性,并认为这也导致了中国房地产管控难度加大。他介绍,“历史上的商人生意做大了,就想进入资源性、金融性行业,但就可能因为与国争利、遭到猎杀,非常危险。于是,资本就会掉头转移,买奢侈品,大量购置不动产。”吴晓波还对比了中国整个有产阶层这种偏执性,与日本文化的不同:“日本即便经济泡沫化时,居民添置第3套房子的也极少。但在中国,中心城市拥有3套房子的比比皆是。”
他认为,这种“偏执”使得中国对房地产管控的难度加大。而目前楼市进入了一个“忍耐期”,正对中国经济和地方财政的忍耐力进行考验。第一个,考验地方财政对土地的依赖度;第二,考验实体经济对地产消费的忍耐度;第三,考验消费投资的忍耐度;第四,考验实体经济下行后,失业率对社会问题造成的忍耐度。“土地问题已经泛经济化了,各方都在找忍耐点。”
股市要看二季度角力后才知后市
中国亿万富翁最年轻,平均年龄46岁
与房地产市场频吹冷风不同,资本市场最近频吹暖风。吴晓波认为,管理层或许想把资金往资本市场赶,但市场还是在犹豫、抗衡。他认为,2季度是个大的博弈期,看资本市场会否疲软,然后三四季度在2季度基础上看。
他还谈到一个有趣现象:中国富豪阶层现在全球最年轻——中国有钱人全球排名第二,是最大奢侈品消费国。有钱人大概是全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共10万人左右,平均年龄46岁,大多1966年前后出生;千万富翁100万人左右,平均年龄40岁,出生于1972年前后。但他们还不是独立的力量,依赖于官场。另外有调查显示企业家的平均读书量也不过1年1本,远低于日本的1年15本。他认为,有产者年轻化趋势带来希望。从长远发展看,应承担更多责任,拿钱乱花,及时行乐是不可取的,年轻企业家要有敬畏之心:对行业、消费者、员工的敬畏心。 实习生 周妍 记者 马燕
中国历史上第一张“富豪榜”
据司马迁《货殖列传》,西汉初期有21位富豪。以下是前10大“西汉富豪”及从事的行业。
1、四川卓氏,冶铁
2、四川程郑,冶铁
3、河南南阳孔氏,冶铁,长途贩卖业
4、山东曹邴氏,冶铁,高利贷
5、山东刀闲,盐业
6、河南洛阳师史,大型船舶业
7、河南任氏,农业和畜养业
8、边陲桥姚,养殖业
9、蜀郡邓通(官商),铸钱业
10、江苏吴王刘濞(官商),铸钱,冶铁,盐业 周妍 马燕(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