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让杨国兴彻底觉得,儿子长大了。“我要是在,肯定不会让他上去的,那时,他要对所有员工负责。作为老板,还要冒风险上去,这是一种责任。”但杨国兴至今不认为儿子是英雄,“他这种救人的方法不对,但他肯定没想到自己会死。”
父母两个家庭就周江疆一个男孩,杨国兴心中痛苦,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对着躺在水晶棺里的儿子流泪。
帅在行为
“身家千万,伙食费每天只有12元”
杨国兴从小就父母双亡,结婚时做了上门女婿,而周江疆的母亲也同样不幸,3岁时父亲就去世。杨国兴捡别人的衣服穿到20岁,16岁前几乎过着讨饭的生活;改革开放后,杨国兴闯到新疆搞建筑,挖掘到了第一桶金,上世纪80年代,杨国兴就成了罕有的百万富翁。
从周江疆懂事起,杨国兴就给儿子讲述自己童年的困难,听到动情处,周江疆经常会哭。今日,身家上亿的杨国兴坚持做慈善事业,筑桥修路、捐建学校。周江疆经常和父亲去他们捐建的学校看望,资助贫困学生。“儿子经常跟我说,‘我一生要做大事,你是社会慈善家,我比你做得会更大。’”
作为一名身家千万的“富二代”、“高富帅”,周江疆完全可以过着奢华挥霍的生活,但家庭的穷苦背景成为周江疆生活朴素的根源。他平时除了工程开支,几乎没有什么花销,吃饭一碗汤、一碟菜加一碗米饭就足够了。公司副总经理张向阳告诉记者,“平时在公司,江疆和普通员工一样,多年坚持每天12元的伙食标准”;在工作中,他总是每天第一个到建筑工地,从建筑构件到一根焊条,他都亲自把关,每天也是最后一个离开工地;至今,一心扑在事业上的周江疆都没有出国旅游过。
“儿子活着,我从来不对他评价这么高;现在儿子没了,我才会说他好。作为父亲,应该向他学习。”杨国兴说。(扬子晚报记者 郭小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