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源]劳动力减少领养老金的增加
按照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劳动年龄人口(尤其是30岁-50岁)会储蓄,而退休的老年人口提取储蓄。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人口老龄化会降低社会储蓄率或投资率。
如今,像吴良、朱明一样有着同样焦虑和悲观的“80后”年轻人不在少数。他们的这种情绪也的确有根有据……
根据计算,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将在2015年前后开始负增长,人口总量将在2025年前后开始负增长。人口年龄变动造成的劳动力供给下降和储蓄率下降,必将使中国未来30年的经济增速逐步放缓。
根据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的相关研究,2021年-2030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降低到6%以下。“对于在上世纪80年代或更晚时候出生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在劳动年龄阶段进入经济较慢增长时期,他们参与经济增长和积累财富的机会可能比他们的上一辈要少一些,从而对于沉重的代际转移可能不胜重负。”“这就说我们在能赚钱的年龄赚不到钱,而养老的时候却要花更多的钱……太坑爹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朱明不止一次地抱怨。
[谋划]摒弃稳扎稳打盼望一夜暴富
在连日的采访中记者发现,怎么才能迅速有效地攒够养老钱以及如何让手中的资本在未来同样有保障,已经成为许多80后茶余饭后讨论的主题。
每逢双色球开奖,毕晓军都会买两注彩票,一注是常年雷打不动的号码,一注是机选号码。“如果能中一次大的,什么都解决了……”毕晓军工作勤奋,为人踏实,但他同样不排斥一夜暴富的梦想。“现在的人谁不想图个捷径,像父辈那样按部就班,稳扎稳打不靠谱。”毕晓军说,老老实实地奋斗半辈子,有可能老了还是老依。“以前最瞧不起那些为了名利不顾一切的人,现在想想反倒可以理解。”
毕晓军告诉记者,他的一个大学女同学前不久离婚,孩子留给了丈夫,很快又嫁给了一个有钱人。“若在上大学的时候,这名女同学绝对会让大家嗤之以鼻的,但她前几天结婚的时候,很多同学都到场给她祝贺,没有几个人说她的不是。”毕晓军说:“这件事就足以看出生活的压力和对未来的焦虑给他们的人生观带来的改变,为了老有所依就得投资,那青春投资也是投资……”
也有不少80后寄望于“以房养老”。房产市场在近十年来的总体价格上涨不少,因此让很多人坚信:以房养老是最能抗通胀的。
但让有着买房养老念头的人失望的是,近几年宏观调控的目的就是为了削弱房地产的投资、投机功能,现在想靠买房发财已经不像前几年那么容易了。
而有专家指出,80后离退休还很远,需要考虑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发展问题。近十年来房价迅猛上涨,有体制的因素,也有人口红利和城市化进程的推动和支撑等因素。但几十年后,如果过了人口红利期,中国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下一代年轻人的房产需求可能趋缓,房价长期上涨不一定得到支撑。“在购买房产时一定充分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未来市场变化以及自身收入变化和可能的支出等。当然,还可以通过购买房地产股票、房地产信托基金等方式间接参与房产投资。”专家建议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