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网友总结,这对夫妇很重要的一点是有单位和父母可以“蹭”。“但这样的生活快乐吗?”面对疑问,郭浩认为自己并不是故意省吃俭用,现在的生活很幸福。
“月中光族”很无奈
和郭浩夫妇形成天壤之别的,是“月光族”中的“月中光族”,意思就是到了月中就没钱花的人。
李航(化名)是个单身的80后,目前在一家外企,“月末发工资那天只上半天班,下午到晚上肯定得三五同事或几个好友一起撮一顿,随后,就开始出没于各种花钱的地方,KTV、酒吧……李航一个月拿到手的钱大约在3500左右,身为外地人的他还要租房子,一个月要付1000多,剩下的2500元,吃饭算20元一天,又要减去600。中秋假期,李航想回家看看父母,路费和礼物肯定都不能省。
“秋天又到了,去年买的外套今年已经不能穿了,买个一般的至少100来块吧。”李航很无奈……
专家点评
想学“存钱大法”先满足三个前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邱建新认为,虽然郭浩夫妇和李航表象的生活方式并不一样,消费支出也完全不同,但究其根本,两者的消费水平是大体相同的。
邱建新指出,要想模仿郭浩夫妇,需要满足三个大前提,一是家族或者大家庭的经济基础尚可,二是单位自身福利好,三是夫妻二人没有不良嗜好,诸如抽烟喝酒赌博。
至于李航,“我完全不认为他的消费非理性。”邱建新说,2010年南京人均月消费就达到1600多,而这还不包括住房消费,这两年物价又上涨,一个外地人在宁月消费3000多很正常,更何况还要应酬和交际。“如果他有那对小夫妻有的条件,他肯定也会去利用,但是他没有,所以他的支出都是实实在在的支出。”
邱建新说,这两个看似极端的例子背后反映的是大体相同的东西——年轻人在高昂的房价、物价压迫下,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压力,都是基于对生活压力的焦虑。(中国江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