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东莞洋垃圾服装明目张胆销售 被曝有国外死人衫

东莞洋垃圾服装被曝有死人衫

2013-05-16 15:43:08

  杨先生表示,这些“洋垃圾服装”,有污渍、霉点,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有的衣服甚至已经腐坏,一般1块钱1斤。商家拿货回来后,挑挑拣拣,稍作处理就摆出来卖了,其中很大一部分成为摊档上的商品,是比较暴利的行业,所以即使有悖道德法规,还是有很多不法商贩在做这门买卖。

  睇真啲

  分辨洋垃圾服装

  1.找不到同款

  杨先生表示,由于“洋垃圾服装”是四处捡来的,所以码数一定是不全的,基本就是一件,没有同款其他号码。

  “洋垃圾服装,一般都是以单件出现,很少有相同的款式和规格。大家可以想一下,要把从各种渠道收来的垃圾(以斤售卖)分类整理,如果从成千上万件旧衣服中找出同款打包,不仅劳心劳力而且增加成本,一心奔着利润的黑心商人绝对不会这么干!”

  2.衣领袖口旧

  “另外,洋垃圾服装因为被长期穿过,洗过很多次,所以商标会卷曲、松斜,发黄发旧,规格、号码模糊不清。被捡回来后要经过多次清洗打磨,所以衣服的扣子、袖口和领口等容易脏的地方看起来会比较旧。”

  3.肘部有褶子

  “第三步看关键部位的新旧程度,如腋下、肘部、领口等。”

  杨先生介绍,洋垃圾衣服被穿过,腋下和肘部因为经常会弯折,所以很容易产生褶子,新衣服则不会有这个问题;洋垃圾衣服的领口因为经常会和脖子摩擦,所以会有很明显的穿过的痕迹,比如发黄、有光泽等。如果是毛衣,则要看是否有起球,很多球球的毛衣可以肯定是被穿过。

  4.异味或香味

  “还有其他的一些辅助的判断方法,比如看纽扣和拉链是否失去光泽或者镀层脱落;缝线是否有脱落,锁连是否有开线;衣服是否有特殊的气味,这个气味不仅指旧货的味道,有时候有香味,是批发商为了掩盖异味喷上去的;最搞笑的是,还有可能在从服装的里面发现属于个人物品的标记,如字迹等。”

  珠江口严查“洋垃圾”走私

  大铲海关从9个集装箱中查获“废旧电池”、“废旧线路板”共2.16吨,“废旧电脑硬盘”2.38吨

  羊城晚报讯记者孙朝方、张林,通讯员孙永民报道:“洋垃圾”污染生态环境,极大地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海关总署和广州海关的总体部署下,大铲海关缉私分局利剑出鞘,誓保一方水土平安。

  3月15日中午,一艘进境船舶引起了海关值班关员的注意。结合相关资料,风险分析小组认为此船存在走私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的嫌疑。经请示关领导后,向目标船舶下达停航指令,对其装载的高风险货柜和货物进行一次重点抽查。

  打开柜门,一阵阵刺激性气味扑鼻而来。这批货柜已在海上封闭运输了十几天,各种废旧金属堆放在一起,加之气温升高,艳阳之下热气臭气蒸腾在一起,尤为呛鼻。由于查验码头不具备“废五金”监管条件,为了尽快摸清情况,监管科关员决定爬入货柜内进行查验。

  陆帆和搭档刘田力手持电筒,登上梯子从货柜上方匍匐进入货柜。刺鼻的恶臭强烈刺激着呼吸道,越往深处,空气越稀薄污浊,连呼吸都困难,不得不折返出来,呼吸两口新鲜口气又立马钻入货柜。如此几次,终于在距离柜底3米左右的一堆货袋底部间发现一个包装不同的袋子。割开包装袋后仔细辨认,袋中就是国家明令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废旧电池”!

  到港后,大铲海关缉私分局的关员们钻进40尺的、塞满垃圾的集装箱柜里人工检查。

  3月15日-16日,大铲海关缉私分局从布控的9个集装箱中查获“废旧电池”、“带电子元器件的废旧线路板”两批共2.16吨,“废旧电脑硬盘”四大袋,总计2.38吨,打响了珠江口海上反“洋垃圾”走私的第一枪。(羊城晚报)

  • 相关阅读
  • 英国几百吨生活垃圾遭中国拒绝 洋垃圾入华渐变难

      “由于被中国拒绝,几百吨生活垃圾正在被运往它们的老家英国”,英国《每日电讯报》12日的这一报道引起不少关注。文章引述英国环境署的话说,如果伦敦当局想不出解决办法,英国人很快将会看到沿街垃圾...

    时间:11-13
  • 研究称北太平洋垃圾带40年内扩大百倍 威胁生态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4日报道,一份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期刊《生物学通讯》上的研究报告称,漂浮在北太平洋大面积的塑料垃圾旋流,在过去40年里扩大了100倍。  报告称,在美国夏威夷至加利福尼亚之间的海域,由...

    时间:05-14
  • 塑料瓶游艇处女航:将行经太平洋垃圾带

     这艘帆船由回收的塑料制成,内嵌1.25万个充满CO2的塑料瓶     英国著名探险家,环保主义者戴维·德罗思柴尔德20日与同伴驾驶“普拉斯蒂奇”号游艇,从美国旧金山起航,前往澳大利亚悉尼。 ...

    时间:03-3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