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商南:深山采药人

商南:深山采药人

2013-08-20 16:27:42


张成挑选出成熟较好的五味子请记者品尝。


有的五味子长在大树上,张成爬上大树进行采摘。

  商洛日报讯(记者 王涛)我市素有“南北植物荟萃、南北生物物种库”之美誉,又有“天然药库”之称。其广阔的山地和复杂多变的土壤、气候孕育了无数的奇花异卉,这些神奇的植物,千百年来被人们开发利用,作为祛病健身的良药。其中,列入国家“中草药资源调查表”的达286种。每年的七八月份,一些采药人就会踏入深山老林,寻找各种药材,他们把上山采药叫“打山货”,而采药人被人称为“挖药的”。采药人作为山民中最为特殊的一群,在传统向现代化的快速转化中,坚守着自己现已式微的职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近日,记者跟随一位叫张成的老人来到大山深处感受他采药的艰辛与快乐。

  张成家住商南县赵川镇东岳坡村,由于常年劳作,今年已经60岁的他看起来精神矍铄,上山下地如履平地,丝毫不费劲。他原本是云南南华县人,他的哥哥曾经入赘东岳坡村,成为这里的女婿。七八年前,哥哥生病去世,留下了孤儿寡母。后来,张成为了照顾哥哥的家人,便把户口迁移了到了这里。由于为人厚道老实,村子里的人都亲切地把他叫“老张成叔”。平日,主要是给别人干活挣些零花钱,儿子在外面打工,很少回家。每年的七八月份,老张成就上山打些山货,卖给药贩子,挣些零花钱。

  两个月来,为了躲避阳光的暴晒,老张成每天早上都是天一亮就起床,喝上一杯茶,就带上镰刀和一条蛇皮袋就上山了。他告诉记者,方圆二、三十里内的山他都跑遍了,因此对山上的情况十分熟悉,只要上山都有收获,不会空手而归。往往早上天一亮就出发,中午时分回家,吃完午饭休息一会再出发,一天下来,情况好的话挣个200元左右没问题。

  8月10日下午,太阳依然火辣,为了体验张成采药的艰辛与快乐,记者决定跟随张成进山。听说记者要跟着他进山,张成显得十分高兴,合计了一下,决定到离他家七八里地的一个叫“小沟”的山上看看。那里是阴坡,喜欢长五味子。我们三点左右出发,一路上汗水湿透了衣背,可是张成丝毫不在乎,看起来很轻松。40分钟后,我们就爬上了半山坡上,张成首先发现了一棵五味子,结果很多,张成高兴地说:“一上山就发现这么大一棵,看来下午肯定运气不错。”于是他挥舞起镰刀,砍通了一条小道。在这一棵树上,张成采摘了4斤左右的五味子,显得十分开心。

  一开始,记者还可以趁着张成在一棵树上采摘的时候到四周转一转,看看其他树上的情况,因为树林十分茂密,须仔细的看,要不然五味子都被草木遮掩住了。张成下午的运气不错,在不大的地方已经采摘了好几棵挂果多的五味子,看来这个地方十分适合五味子的生长。张成越来越有精神,不时地挥舞起镰刀,砍树、开路。可是,此时的记者却已经疲软不堪了,只能在原地等候张成。夏日傍晚的树林,潮气十分大,苍蝇蚊子特别多,呆在树林里面十分难受,记者身上起了不少的红疙瘩。张成却笑着说:“这算什么,我有一次不小心踩上了一窝蜂子,腿上被蜇了好几下都没事。”

  到了6点多,张成采摘完了附近的五味子,见记者也累得不行,就决定回家,第二天早上他一个人再来。下午时间不长,连算在路上的时间,也就3个多小时,可是张成却说:“下午选对了地方,时间不长,打的山货也不少。”

  • 相关阅读
  • 柞水警方秦岭深山全力搜救走失采药人

    获救的山阳籍采药人刘某与其女儿  本网讯 (石勇)2012年5月30日,山阳县户家塬镇宋川村62岁村民刘某在柞水县营盘镇黄花岭山林中采药迷失了方向,柞水警方全力搜救,目前已找到这位采药人。  2012年5月30日,柞...

    时间:06-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