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财富生活

洋芋变成金疙瘩

洋芋变成金疙瘩

2013-09-16 08:36:04

来源:商洛日报

3.jpg

  “万青九间房,洋芋当主粮。”过去生活艰难时不起眼的洋芋,如今成了菜粮兼用的保健防癌食品,越来越受人们欢迎。特别是脱毒洋芋,不仅产量高,而且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是,脱毒洋芋是有一定农业科技含量的,在市场对脱毒洋芋的需求越来越多的时候,谁能种出更多、更好的洋芋呢?

  实现“百亩产量过关”

  8月21日,在柞水县东段主峰鸡冠岭脚下,我们见到了59岁的南政。他主动和县、市农业、科技部门联系,成立了“脱毒马铃薯生产协会”,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在县农技部门的技术支持下,今年生产出7吨零级脱毒洋芋种,一级种达到65吨多,推广种300多吨,推广范围内的洋芋亩产量达到了每亩1800公斤,实现市农业技术考核要求的“百亩产量过关”推广目标。当地一个名叫南林的农民,去年种植2亩种洋芋,只卖了5000斤,今年由于产量高,仅商品洋芋就卖了1.06万斤。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大和价格的增高,往年种子一般是明春销售,今年洋芋种子刚收回来就被抢购一空。用脱毒洋芋种种出的洋芋,由于个大光洁,商品率高,毒性低,经常有人上门收购,每吨新产脱毒洋芋价格比老种洋芋高出了400元,仅他所在的村今年已经卖出了800吨,实现收入上百万。脱毒洋芋的成功种植,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因种洋芋而成了远近闻名的“能人”

  土生土长的南政,在以洋芋当主粮的艰难日子里长大,对洋芋怀有独特的感情。到了50多岁时,欣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他就想如何能把洋芋种得更多、更好。2004年,他就开始种脱毒洋芋,当时一斤洋芋能换一斤大米,虽然很合算,但是连续三年的种植,由于种质的适应性和品种选择都不理想,产量一直不高。2007年,他自费到内蒙去选择适应本地气候的品种,终于找到了自己需要的新品种。今年由于春旱、夏天少雨水,各地洋芋产量都在下降,这里的洋芋却获得历史最好的收成。

  我们采访的时候,他把我们领到盘龙寺村委会旁的办公室里,墙上有协会的组织机构,他已经是“柞水县红岩寺镇盘龙寺脱毒洋芋种植协会”的会长,下面有344名会员户,1260人,2012年获得中国科协、财政部颁发的“科普惠农先进单位”称号。在协会连基地的布局中,他为了保证种子每代之间不发生混乱,设计科学的分布方式,在本村种植零代种,临村会员、农户种植一代种,其它村种植二代推广种。现在生产种已经遍布柞水、商州、山阳、镇安和安康一些地区,他成了远近闻名的“能人”!

  想实现新的发展目标

  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加上县农技人员的指导,南政现在已经能在洋芋生长初期和开花阶段直接看出是什么品种。

  在实验推广中,南政尝遍了酸甜苦辣。推广脱毒洋芋,初看起来就是种洋芋这样一件简单的事情,但这里是商洛最大的脱毒洋芋品种推广基地之一,要实现种植的纯度和各代种子的代次推广,还是有难度的。前两年推广的时候,有些人和当地的种子混种了,有的把大的卖了只交回小的做种子,还有的不按要求施肥和管理,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要种好脱毒洋芋,每一个环节不仅需要科学技术,更需要科学的态度,弄不好都会降低种子的优良性,影响的不仅是产量,更重要的是推广脱毒洋芋优良品种这一项科技普及的大事。为了保证原种的可靠,他自己投资7000元,从外面购回原种,每一个环节都是自己亲自操作,实在顾不过来时才请工和自己一起操作。好在县上的技术干部给了他大力的支持,帮助搞配方施肥,还有化肥种子补贴等政策扶持,随着今年种植的成功,大家看到了效益和产值,好多人总算理解了,推广也就越来越顺利了。

  问他还有什么想法,老南说,自己想实现“千亩产量过关”的考核目标,但是,在周围扩大面积和实现推广还有难度。这时,来到这里的镇党委书记陈晓琴当即表示,只要你有这个信心,我们可以随时派镇村干部支持你做群众工作,也可以支持一些前期宣传启动资金,你需要什么我们就支持什么。

  从100亩过关再到1000亩过关,南政还需要作出更大的努力,但他还是有信心的。让周围的种田人都把“土洋芋”种成“金疙瘩”,是他这个普通农民梦绕魂牵的致富梦!

  •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